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浅埋偏压隧道力学行为和层状围岩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第2章 浅埋偏压隧道成因及层状围岩稳定性机理第15-25页
    2.1 浅埋偏压隧道分析第15-17页
        2.1.1 浅埋偏压隧道特点第15页
        2.1.2 隧道偏压原因第15-17页
    2.2 均质围岩有节理隧道稳定性分析第17-21页
        2.2.1 层状围岩洞内轴向与层状产状的相关性第17页
        2.2.2 均质有节理岩体的类型第17-19页
        2.2.3 均质围岩有节理隧道围岩的破坏机制第19-20页
        2.2.4 均质围岩有节理隧道破坏模式分类第20-21页
    2.3 非均质围岩有节理隧道稳定性分析第21-22页
    2.4 摩尔-库伦屈服准则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浅埋偏压隧道不同施工工法下的力学行为分析第25-37页
    3.1 工程实例第25页
    3.2 计算参数与本构模型第25-26页
    3.3 模型计算与分析第26-29页
        3.3.1 模型建立第26-27页
        3.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27-29页
    3.4 隧道洞口段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第29-30页
    3.5 三种不同施工工法下隧道围岩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第30-36页
        3.5.1 隧道开挖方法第30页
        3.5.2 计算模型与参数选取第30-32页
        3.5.3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32-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均质围岩有节理隧道围岩数值分析及稳定性研究第37-60页
    4.1 节理单元模型第37-42页
        4.1.1 无厚度节理单元第37-40页
        4.1.2 等厚度节理单元第40页
        4.1.3 变厚度节理单元第40-42页
    4.2 接触面摩擦用户子程序第42-46页
        4.2.1 FRIC子程序的特点及其模拟接触面的适用性第42-43页
        4.2.2 FRIC子程序的格式和主要变量说明第43-44页
        4.2.3 子程序可靠性验证第44-46页
    4.3 均质围岩节理面倾角对浅埋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第46-58页
        4.3.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第46-48页
        4.3.2 围岩变形数值分析第48-55页
        4.3.3 围岩应力数值分析第55-57页
        4.3.4 围岩塑性应变数值分析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软硬岩非均质地层隧道围岩数值分析及稳定性研究第60-71页
    5.1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第60-61页
        5.1.1 模型建立第60页
        5.1.2 材料参数选取第60-61页
    5.2 围岩变形数值分析第61-68页
    5.3 围岩应力数值分析第68-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2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沥青结合料非线性流变性能研究
下一篇:一种耐老化沥青再生剂研发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