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受力行为仿真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悬索桥发展概述 | 第9-14页 |
1.1.1 我国桥梁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1.1.2 悬索桥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1.3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 | 第12-14页 |
1.2 悬索桥受力行为仿真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整体静力受力行为仿真分析 | 第14页 |
1.2.2 关键部位空间应力仿真分析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7-28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2.2 悬索桥分析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2.2.1 主缆成桥线形计算原理 | 第18-23页 |
2.2.2 悬索桥初始平衡构型 | 第23页 |
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3-27页 |
2.3.1 主梁模拟方式 | 第23-24页 |
2.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2.3.3 主缆线形计算结果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整体静力受力行为仿真分析 | 第28-46页 |
3.1 荷载作用与效应组合 | 第28-29页 |
3.1.1 主要计算荷载 | 第28-29页 |
3.1.2 荷载效应组合 | 第29页 |
3.2 主梁内力及应力计算结果 | 第29-33页 |
3.2.1 主梁内力计算结果 | 第29-32页 |
3.2.2 主梁应力计算结果 | 第32-33页 |
3.3 主缆及吊索应力计算结果 | 第33-38页 |
3.3.1 主缆应力计算结果 | 第33-35页 |
3.3.2 吊索应力计算结果 | 第35-38页 |
3.4 主塔内力计算结果 | 第38-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关键部位受力行为仿真分析 | 第46-68页 |
4.1 北侧主缆锚固区空间应力仿真分析 | 第46-54页 |
4.1.1 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4.1.2 预应力筋的模拟 | 第47-48页 |
4.1.3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48-49页 |
4.1.4 仿真分析结果 | 第49-54页 |
4.2 南侧主缆锚固区空间应力仿真分析 | 第54-60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4.2.2 预应力筋的模拟 | 第55页 |
4.2.3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55-56页 |
4.2.4 仿真分析结果 | 第56-60页 |
4.3 桥塔上横梁空间应力仿真分析 | 第60-67页 |
4.3.1 模型建立 | 第60-61页 |
4.3.2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61页 |
4.3.3 仿真分析结果 | 第61-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