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宏基因组技术研究羊、鸡和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1 动物胃肠道概述第13页
        1.1.1 动物胃肠道第13页
        1.1.2 动物胃肠道功能第13页
    1.2 胃肠道微生物概述第13-16页
        1.2.1 胃肠道微生物第13-14页
        1.2.2 胃肠道微生物的功能第14-15页
        1.2.3 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差异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3 胃肠道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概况第16-18页
        1.3.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第16页
        1.3.2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第16-17页
        1.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17页
        1.3.4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第17页
        1.3.5 基因芯片技术第17-18页
        1.3.6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技术第18页
    1.4 454 焦磷酸测序技术概况第18-24页
        1.4.1 454 焦磷酸测序技术GSFLX原理第18-20页
        1.4.2 454 焦磷酸测序技术基本过程第20-23页
        1.4.3 454 焦磷酸测序技术在动物胃肠道菌群的应用第23-24页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第24-26页
        1.5.1 过滤低质量序列读长第24页
        1.5.2 群落分析的一般方法第24-25页
        1.5.3 丰度和多样性估计第25页
        1.5.4 稀释曲线第25-26页
        1.5.5 细菌群落的比较:假设检验法第26页
    1.6 发酵饲料对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第26-27页
    1.7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绵羊胃肠道菌群的研究第29-47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实验材料第30-33页
        2.2.1 实验仪器第30页
        2.2.2 试剂盒第30-31页
        2.2.3 样品采集第31-33页
    2.3 实验方法第33-34页
        2.3.1 DNA提取第33页
        2.3.2 16 SrRNA基因V3-V6区的PCR扩增第33页
        2.3.3 454 焦磷酸测序和数据分析第33-3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4-46页
        2.4.1 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第34-35页
        2.4.2 绵羊胃肠道微生物门水平细菌组成第35-37页
        2.4.3 绵羊胃肠道微生物纲水平细菌组成第37-38页
        2.4.4 绵羊胃肠道微生物目水平细菌组成第38-39页
        2.4.5 绵羊胃肠道微生物科水平细菌组成第39-41页
        2.4.6 绵羊胃肠道微生物属水平细菌组成第41-44页
        2.4.7 绵羊胃肠道微生物种水平细菌组成第44-46页
        2.4.8 主坐标分析第46页
    2.5 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肉仔鸡胃肠道菌群的研究第47-63页
    3.1 前言第47页
    3.2 实验材料第47-50页
        3.2.1 实验仪器第47-48页
        3.2.2 试剂盒第48页
        3.2.3 样品采集第48-50页
    3.3 实验方法第50-51页
        3.3.1 DNA提取第50页
        3.3.2 16 SrRNA基因V3-V6区的PCR扩增第50页
        3.3.3 454 焦磷酸测序和数据分析第50-51页
        3.3.4 统计分析第5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3.4.1 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第51-52页
        3.4.2 鸡胃肠道微生物门水平细菌组成第52-53页
        3.4.3 鸡胃肠道微生物科水平细菌组成第53-56页
        3.4.4 鸡胃肠道微生物属水平细菌组成第56-58页
        3.4.5 鸡胃肠道微生物种水平乳酸菌组成第58-59页
        3.4.6 主坐标分析第59-60页
        3.4.7 不同胃肠道部位OTUs的分布第60-61页
    3.5 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发酵DDGS饲料对育肥猪粪便菌群的影响第63-79页
    4.1 前言第63-64页
    4.2 实验材料第64-65页
        4.2.1 实验仪器第64页
        4.2.2 试剂盒第64-65页
    4.3 实验方法第65-67页
        4.3.1 发酵DDGS饲料的制备第65页
        4.3.2 饲料样品的化学分析和微生物菌群测定第65-66页
        4.3.3 动物和采样第66页
        4.3.4 猪生产性能的测定第66页
        4.3.5 DNA提取和16SrRNA基因V3-V6区的PCR扩增第66页
        4.3.6 454 焦磷酸测序和数据分析第66-67页
        4.3.7 统计分析第6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7-78页
        4.4.1 饲料样品的化学分析和微生物菌群特性第67-69页
        4.4.2 猪生产性能第69-70页
        4.4.3 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第70-71页
        4.4.4 发酵DDGS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粪便门水平细菌的影响第71-73页
        4.4.5 发酵DDGS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粪便属水平细菌的影响第73-74页
        4.4.6 发酵DDGS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粪便种水平细菌的影响第74-77页
        4.4.7 主坐标分析第77-78页
    4.5 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育肥猪胃肠道菌群的研究第79-91页
    5.1 前言第79页
    5.2 实验材料第79-81页
        5.2.1 实验仪器第79-80页
        5.2.2 试剂盒第80页
        5.2.3 样品采集第80-81页
    5.3 实验方法第81-82页
        5.3.1 DNA提取第81页
        5.3.2 16 SrRNA基因V3-V6区的PCR扩增第81页
        5.3.3 454 焦磷酸测序和数据分析第81-82页
        5.3.4 统计分析第82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82-90页
        5.4.1 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第82-83页
        5.4.2 猪胃肠道微生物门水平细菌组成第83-84页
        5.4.3 猪胃肠道微生物纲水平细菌组成第84-85页
        5.4.4 猪胃肠道微生物属水平细菌组成第85-87页
        5.4.5 猪胃肠道微生物种水平细菌组成第87-88页
        5.4.6 主坐标分析第88-89页
        5.4.7 不同胃肠道部位OTUs的分布第89-90页
    5.5 小结第90-91页
第6章 仔猪粪便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第91-103页
    6.1 前言第91页
    6.2 实验材料第91-93页
        6.2.1 实验仪器第91-92页
        6.2.2 试剂盒第92页
        6.2.3 样品采集第92-93页
    6.3 实验方法第93-94页
        6.3.1 DNA提取第93页
        6.3.2 16 SrRNA基因V3-V6区的PCR扩增第93页
        6.3.3 454 焦磷酸测序和数据分析第93-94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94-101页
        6.4.1 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第94-95页
        6.4.2 仔猪粪便微生物门和纲水平细菌组成第95-97页
        6.4.3 仔猪粪便微生物属水平细菌组成第97-100页
        6.4.4 主坐标分析第100-101页
    6.5 小结第101-10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7页
    7.1 结论第103-104页
    7.2 创新点第104页
    7.3 展望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油气管道屈曲失稳机理研究
下一篇:InP单晶装备及工艺热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