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一、企业债信用利差的文献回顾 | 第16-19页 |
二、城投债信用利差的文献回顾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23页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我国城投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城投债的历史沿革 | 第25-28页 |
一、起步探索阶段(1993年~2004年) | 第25-26页 |
二、稳步发展阶段(2005年~2008年) | 第26-27页 |
三、快速扩张阶段(2009年~2015年) | 第27页 |
四、转型治理阶段(2016年至今)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城投债的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一、地区分布状况 | 第28-29页 |
二、信用评级状况 | 第29-30页 |
三、信用利差状况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城投债的潜在问题 | 第32-35页 |
一、债项自身问题 | 第33页 |
二、融资平台问题 | 第33-34页 |
三、地方政府问题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因素(核心: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 | 第35-39页 |
一、地方政府隐性担保 | 第35-37页 |
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意愿 | 第37-38页 |
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融资平台因素 | 第39-41页 |
一、资产结构 | 第39-40页 |
二、盈利能力 | 第40页 |
三、偿债能力 | 第40-41页 |
四、营运能力 | 第41页 |
五、现金流状况 | 第41页 |
第三节 债项自身因素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宏观经济因素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设计 | 第44-49页 |
第一节 变量说明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模型建立 | 第46-49页 |
一、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一级信用利差的影响 | 第46页 |
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一级信用利差的异质性影响 | 第46-48页 |
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二级信用利差的影响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 第49-57页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9页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一、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一级信用利差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50-53页 |
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一级信用利差异质性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53-54页 |
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二级信用利差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