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拓扑结构建模和连锁故障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4-16页 |
| 第2章 电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特征 | 第16-25页 |
| 2.1 概述 | 第16-17页 |
| 2.2 电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特性 | 第17-22页 |
| 2.2.1 复杂电网络拓扑模型 | 第17-19页 |
| 2.2.2 电网拓扑矩阵描述 | 第19页 |
| 2.2.3 电网拓扑特性 | 第19-22页 |
| 2.3 算例分析 | 第22-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抗毁性分析 | 第25-36页 |
| 3.1 概述 | 第25-28页 |
| 3.1.1 脆弱性与抗毁性 | 第25-26页 |
| 3.1.2 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 | 第26页 |
| 3.1.3 介数中心性 | 第26-28页 |
| 3.2 抗毁性分析流程 | 第28-30页 |
| 3.2.1 移除策略 | 第28页 |
| 3.2.2 可靠性衡量指标 | 第28-29页 |
| 3.2.3 抗毁性操作流程 | 第29-30页 |
| 3.3 CCD电网抗毁性分析 | 第30-35页 |
| 3.3.1 基于节点的电网抗毁性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3.3.2 基于边的电网抗毁性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 3.3.3 基于节点和基于边的抗毁性对比 | 第34-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电网分层级演化模型 | 第36-51页 |
| 4.1 概述 | 第36页 |
| 4.2 经典网络演化模型 | 第36-41页 |
| 4.2.1 小世界网络模型 | 第36-39页 |
| 4.2.2 无标度网络模型 | 第39-41页 |
| 4.3 加入储能单元的分层级演化电网模型 | 第41-45页 |
| 4.3.1 三代电网:能源互联网 | 第41页 |
| 4.3.2 电网分层级社团结构特性 | 第41-43页 |
| 4.3.3 分层级生长模型 | 第43-45页 |
| 4.4 分层级生长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45-49页 |
| 4.4.1 网络模型 | 第45-47页 |
| 4.4.2 网络模型拓扑特性对比 | 第47-4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5章 分层级演化连锁故障模型 | 第51-62页 |
| 5.1 概述 | 第51页 |
| 5.2 电力系统自组织临界性 | 第51-54页 |
| 5.2.1 自组织临界性 | 第51-52页 |
| 5.2.2 停电事故的自组织临界性 | 第52-53页 |
| 5.2.3 连锁故障模型 | 第53-54页 |
| 5.3 OPA模型仿真 | 第54-58页 |
| 5.3.1 OPA模型 | 第54-56页 |
| 5.3.2 改进的生长OPA模型 | 第56页 |
| 5.3.3 两种模型仿真流程 | 第56-58页 |
| 5.4 电网分层级演化OPA模型分析 | 第58-6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