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8页 |
1.1 手性与不对称催化 | 第7-9页 |
1.1.1 手性的概念 | 第7-8页 |
1.1.2 手性分子的普遍性与重要意义 | 第8页 |
1.1.3 不对称催化的概念 | 第8-9页 |
1.2 含有手性中心的四氢呋喃结构的重要性 | 第9-11页 |
1.2.1 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的手性四氢呋喃结构 | 第9-11页 |
1.2.2 细胞中的手性四氢呋喃结构 | 第11页 |
1.3 非活化烯烃分子内氢烷氧基化反应的发展现状 | 第11-18页 |
1.3.1 非金属催化体系 | 第12-14页 |
1.3.2 金属催化体系 | 第14-18页 |
1.4 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的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1.4.1 金催化体系 | 第18-19页 |
1.4.2 铜催化氧化体系 | 第19-20页 |
1.4.3 铜催化体系 | 第20页 |
1.4.4 钴催化体系 | 第20-21页 |
1.5 强手性Br?nsted酸催化发展概述 | 第21-25页 |
1.5.1 磷酸类催化剂 | 第23-24页 |
1.5.2 磷酰胺类催化剂 | 第24-25页 |
1.6 课题设计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手性磷酰胺配体的合成及非活化烯烃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的研究 | 第28-48页 |
2.1 以BINOL为骨架的手性磷酰胺配体的合成 | 第28-32页 |
2.2 分子内烯醇底物的合成 | 第32-34页 |
2.3 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初步探索 | 第34-36页 |
2.3.1 配体的初步筛选 | 第34-35页 |
2.3.2 溶剂的初步筛选 | 第35-36页 |
2.3.3 添加物的初步筛选 | 第36页 |
2.4 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探索 | 第36-41页 |
2.4.1 配体的筛选 | 第36-38页 |
2.4.2 配位金属离子的筛选 | 第38-39页 |
2.4.3 添加物的筛选 | 第39页 |
2.4.4 溶剂的筛选 | 第39-40页 |
2.4.5 钛源的筛选 | 第40-41页 |
2.5 底物的拓展 | 第41-44页 |
2.6 反应机理推测 | 第44-47页 |
2.6.1 手性Br?nsted酸活化羟基机理(Scheme 2-11) | 第44-45页 |
2.6.2 手性Br?nsted酸活化双键机理(Scheme 2-12) | 第45-46页 |
2.6.3 钛催化机理(Scheme 2-13) | 第46-4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48-70页 |
3.1 实验通则 | 第48-49页 |
3.2 手性磷酰胺配体15的合成步骤(Scheme 2-6) | 第49-58页 |
3.2.1 偶联前体3的合成(Scheme 2-1) | 第49-50页 |
3.2.2 小位阻基团的修饰(Scheme 2-2) | 第50-51页 |
3.2.3 三异丙基苯基的修饰(Scheme 2-3) | 第51-53页 |
3.2.4 二甲基取代菲基的修饰(Scheme 2-4) | 第53-56页 |
3.2.5 三氟甲基磷酰胺的引入(Scheme 2-5) | 第56-58页 |
3.3 烯醇底物24的合成步骤(Scheme 2-10) | 第58-65页 |
3.3.1 二芳基取代乙酸的合成步骤(Scheme 2-7) | 第58-59页 |
3.3.2 二苄基取代乙酸的合成步骤(Scheme 2-8) | 第59-60页 |
3.3.3 烯醇底物的合成步骤(Scheme 2-9) | 第60-65页 |
3.4 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步骤 | 第65-66页 |
3.5 产物光谱数据 | 第66-70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图 | 第74-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