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语概念图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工作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 | 第16-26页 |
2.1 概念图 | 第16-19页 |
2.2 相似度计算 | 第19-24页 |
2.2.1 基于规则的方法 | 第19-23页 |
2.2.2 基于统计的方法 | 第23-24页 |
2.2.3 命名实体的相似度计算 | 第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语义相似度计算 | 第26-44页 |
3.1 内涵概念图 | 第26-29页 |
3.2 概念图的标引 | 第29-36页 |
3.2.1 释义项获取 | 第30页 |
3.2.2 概念分析 | 第30-31页 |
3.2.3 知识提取及概念图的构建 | 第31-33页 |
3.2.4 标引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3.2.5 概念图标引的难点分析 | 第35-36页 |
3.3 基于义原集的相似度计算 | 第36-41页 |
3.3.1 义原简介 | 第36-38页 |
3.3.2 基本思想 | 第38-40页 |
3.3.3 具体实现 | 第40-41页 |
3.4 概念图相似度计算 | 第41-43页 |
3.4.1 思想方法 | 第41-42页 |
3.4.2 具体实现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52页 |
4.1 预定义属性名集合 | 第44-45页 |
4.2 基于义原集的相似度M ss 算法实验 | 第45-48页 |
4.2.1 数据集 | 第45-46页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3 内涵概念图相似度计算实验 | 第48-51页 |
4.3.1 数据集 | 第48-50页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相似度算法评估实验 | 第52-61页 |
5.1 网页聚类概述 | 第52-53页 |
5.2 网页聚类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53-55页 |
5.2.1 数据采集 | 第53页 |
5.2.2 数据预处理 | 第53-55页 |
5.3 网页聚类方法 | 第55-58页 |
5.3.1 传统文本相似度计算 | 第56页 |
5.3.2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文本相似度计算 | 第56-57页 |
5.3.3 模糊聚类 | 第57-58页 |
5.4 网页聚类实验 | 第58-60页 |
5.4.1 聚类评价指标 | 第58-59页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