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机械化学法合成LiFePO4/C正极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0页
    1.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8页
    1.2 LiFeP0_4 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8-19页
        1.2.1 LiFeP0_4 正极材料的结构第9-10页
        1.2.2 LiFeP0_4 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第10-12页
        1.2.3 LiFeP0_4 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进途径第12-15页
        1.2.4 LiFeP0_4 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5-19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工作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第20-26页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0-21页
        2.1.1 实验原料第20页
        2.1.2 实验设备第20-21页
    2.2 实验过程第21-23页
        2.2.1 机械化学法合成LiFeP0_4/C的工艺流程第21-22页
        2.2.2 机械化学法合成LiFeP0_4/C的工艺优化第22-23页
        2.2.3 Mn~(~(2+)),F~-两元掺杂LiFeP0_4/C的合成第23页
    2.3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23-24页
        2.3.1 电池正极片的制备第23-24页
        2.3.2 扣式电池的装配工艺第24页
    2.4 LiFeP0_4 材料性能的表征和测试方法第24-26页
        2.4.1 差热分析法第24-25页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5页
        2.4.3 SEM扫描电镜分析第25页
        2.4.4 TEM透射电镜分析第25页
        2.4.5 粉体比表面积测试第25页
        2.4.6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25-26页
第三章 LiFeP0_4/C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26-45页
    3.1 差热分析第26-27页
    3.2 机械化学法合成LiFeP0_4/C的工艺优化第27-28页
    3.3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第28-31页
        3.3.1 热处理温度对LiFeP0_4/C结构的影响第28-29页
        3.3.2 热处理温度对LiFeP0_4/C形貌的影响第29-30页
        3.3.3 热处理温度对LiFeP0_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3.4 球磨时间的影响第31-33页
        3.4.1 球磨时间对LiFeP0_4/C比表面积的影响第31-32页
        3.4.2 球磨时间对LiFeP0_4/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3.5 球料比的影响第33-36页
        3.5.1 球料比对LiFeP0_4/C比表面积的影响第33-34页
        3.5.2 球料比对LiFeP0_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4-36页
    3.6 热处理时间的影响第36-39页
        3.6.1 热处理时间对LiFeP0_4/C结构的影响第36-37页
        3.6.2 热处理时间对LiFeP0_4/C形貌的影响第37-38页
        3.6.3 热处理时间对LiFeP0_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7 碳含量对LiFeP0_4/C的影响第39-43页
        3.7.1 碳含量对LiFeP0_4/C结构的影响第39-41页
        3.7.2 碳含量对LiFeP0_4/C碳包覆状态的影响第41-42页
        3.7.3 碳含量对LiFeP0_4/C电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3.8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LiFeP0_4/C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第45-50页
    4.1 Mn~(2+),F~-两元掺杂对LiFeP0_4/C正极材料结构的影响第45-47页
    4.2 Mn~(2+),F~-两元掺杂对LiFeP0_4/C正极材料形貌的影响第47-48页
    4.3 Mn~(2+),F~-两元掺杂对LiFeP0_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压器真空热油喷淋干燥工艺研究
下一篇:氦氢离子联合注入硅基材料引起的表面剥离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