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滑坡边坡空间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研究背景第9-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第14-28页
    2.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工作原理第14-15页
    2.2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分类第15-19页
    2.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集成第19-24页
        2.3.1 多传感器集成应用第19-21页
        2.3.2 传感器的定向第21-22页
        2.3.3 融合的数据处理第22-24页
    2.4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特点第24-26页
        2.4.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特点第24-26页
        2.4.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与近景摄影测量的比较第26页
    2.5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范围第26-28页
第三章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滑坡边坡重建第28-42页
    3.1 研究区域周边环境地质概况第28-32页
        3.1.1 研究区域概况与地形地貌第28页
        3.1.2 研究区域地层与岩性第28-30页
        3.1.3 研究区域新构造运动第30-31页
        3.1.4 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31-32页
    3.2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采集及处理第32-42页
        3.2.1 测站布设第33-34页
        3.2.2 场景扫描第34页
        3.2.3 场景精细扫描第34-35页
        3.2.4 深度图像分割第35页
        3.2.5 坐标匹配第35-39页
        3.2.6 点云过滤第39页
        3.2.7 点云三维建模第39-42页
第四章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滑坡边坡空间分析第42-55页
    4.1 白鹿塬新型墙体材料厂滑坡特征概述第42-44页
        4.1.1 白鹿塬滑坡形成年代第42页
        4.1.2 白鹿塬滑坡形态第42页
        4.1.3 白鹿塬区滑坡活动特点第42-43页
        4.1.4 白鹿塬新型墙体材料厂滑坡历史第43-44页
    4.2 变形监测块的识别第44页
    4.3 变形点坐标的计算第44-46页
    4.4 变形数据模拟第46页
    4.5 变形数据计算第46-49页
    4.6 滑坡成因分析第49-55页
        4.6.1 白鹿塬滑坡发生的静态因素第49-52页
        4.6.2 白鹿塬滑坡发生的动态因素第52-55页
第五章 滑坡的预测及防治第55-65页
    5.1 滑坡预测学原理概述第55-56页
    5.2 滑坡空间预测的原理第56-57页
        5.2.1 区域边坡演化过程的平稳性第56页
        5.2.2 边坡演化过程与滑坡空间分布的时空等效性第56-57页
    5.3 滑坡空间预测第57-62页
        5.3.1 因子权重确定第57-58页
        5.3.2 因子取值(Pi )及稳定性等级第58-59页
        5.3.3 本区各段因子状况第59-61页
        5.3.4 本区各段不稳定性分值第61-62页
    5.4 滑坡的防治第62-65页
        5.4.1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第62页
        5.4.2 生物措施第62-64页
        5.4.3 工程措施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赣南地区淘锡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下一篇: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