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稀有金属和少量金属论文--钨论文

赣南地区淘锡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7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2-13页
    1.2 矿区以往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第13-14页
        1.2.1 矿区以往工作程度第13-14页
        1.2.2 存在问题第14页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3.2 采用的技术路线第15页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第15-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7-24页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第17页
    2.2 区域地层第17-19页
    2.3 区域构造第19-21页
    2.4 区域岩浆岩第21-22页
    2.5 区域矿产特点第22-24页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24-75页
    3.1 矿区地质特征第24-27页
        3.1.1 矿区地层第24-25页
        3.1.2 矿区构造第25-26页
        3.1.3 矿区岩浆岩第26-27页
        3.1.4 矿区围岩蚀变第27页
    3.2 矿体特征第27-32页
        3.2.1 矿体的产出特征第27-30页
        3.2.2 矿体形态空间变化规律第30-32页
    3.3 矿石特征第32-71页
        3.3.1 黑钨矿石英脉型矿石第32-70页
        3.3.2 云英岩型矿石第70-71页
    3.4 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第71-73页
    3.5 矿化分带研究第73-75页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75-95页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75-79页
        4.1.1 花岗岩体主量元素特征第75-77页
        4.1.2 赋矿地层主量元素特征第77-79页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79-85页
        4.2.1 花岗岩体微量元素特征第79-83页
        4.2.2 赋矿地层微量元素特征第83-84页
        4.2.3 矿石微量元素第84-85页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85-91页
        4.3.1 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第85-88页
        4.3.2 赋矿地层稀土元素特征第88-90页
        4.3.3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第90-91页
    4.4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91-95页
        4.4.1 氢、氧同位素组成第91-93页
        4.4.2 硫同位素组成第93-95页
第五章 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型第95-108页
    5.1 矿床的成矿时代第95-96页
    5.2 流体包裹体特征第96-98页
    5.3 成矿方式和成矿机制第98-101页
        5.3.0 成矿物质来源第98-100页
        5.3.1 矿床的成矿方式第100页
        5.3.2 成矿机制第100-101页
    5.4 矿床的成矿模式第101-103页
        5.4.1 矿床的演化模式第101-102页
        5.4.2 成矿模式第102-103页
    5.5 与区内钨矿床地质特征对比第103-108页
结论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材料的开发及技术性能研究
下一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滑坡边坡空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