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概述 | 第11-16页 |
·跨海越江隧道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国内外油气管道隧道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跨海越江隧道的特点 | 第15-16页 |
·国内外隧道工程风险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6-20页 |
·风险分析理论的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国外隧道工程风险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8页 |
·国内隧道工程风险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8-19页 |
·目前越江隧道工程风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越江隧道施工方法简介 | 第20-23页 |
·钻爆法 | 第20-21页 |
·隧道掘进机施工法(TBM法) | 第21页 |
·沉管法 | 第21-22页 |
·盾构法 | 第22-23页 |
·悬浮隧道 | 第23-24页 |
·悬浮隧道的概念 | 第23页 |
·悬浮隧道的特点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概述 | 第26-42页 |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第26-29页 |
·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26页 |
·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26-28页 |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 第28-29页 |
·风险的识别 | 第29-32页 |
·风险识别的含义 | 第29-30页 |
·风险识别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页 |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30-32页 |
·风险估计及风险评价 | 第32-42页 |
·风险估计及风险评价的含义及步骤 | 第32-34页 |
·风险评价的目的及根据 | 第34-35页 |
·风险评价的方法 | 第35-40页 |
·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40-42页 |
第3章 越江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模型 | 第42-61页 |
·越江隧道施工风险发生机理 | 第42-45页 |
·越江隧道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 第45-55页 |
·模糊数学法优点 | 第45-46页 |
·模糊数学法概念 | 第46-47页 |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确定风险权重的基本步骤 | 第47-52页 |
·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方法原理 | 第52-55页 |
·过江隧道施工风险指标体系 | 第55页 |
·越江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 第55-61页 |
·基本风险概率的模糊估计 | 第56-58页 |
·风险损失的模糊估计 | 第58页 |
·风险评价过程 | 第58-61页 |
第4章 栋杆嘴长江隧道工程概况 | 第61-84页 |
·工程概况 | 第61-62页 |
·工程施工条件 | 第62-64页 |
·地形地貌 | 第62页 |
·水文、河势和气象 | 第62-63页 |
·地质条件 | 第63-64页 |
·不良与灾害地质问题 | 第64页 |
·主要施工措施 | 第64-66页 |
·建立栋杆嘴长江隧道施工阶段基本风险多级递阶结构 | 第66-67页 |
·构造栋杆嘴长江隧道风险因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对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 第67-76页 |
·构建栋杆嘴长江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基本风险系统图 | 第76-78页 |
·栋杆嘴长江隧道施工的基本风险因素的估计 | 第78-79页 |
·栋杆嘴长江隧道施工的风险评价结果 | 第79-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