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公路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引言第11-12页
   ·公路车桥耦合振动研究概况第12-14页
     ·车桥耦合振动的发展历程第12页
     ·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内容第12-13页
     ·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简述第14-16页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现状第14-16页
     ·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受力特点第16页
   ·公路路桥过渡段研究现状简介第16-1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第2章 桥梁结构的动力分析第19-38页
   ·有限元法理论基础第19-22页
     ·变分的概念第19-20页
     ·虚位移原理第20-21页
     ·有限元法简介第21-22页
   ·空间梁单元运动方程的建立第22-25页
     ·局部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第22-24页
     ·整体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第24-25页
     ·系统运动方程第25页
   ·单元的力学特性矩阵第25-28页
     ·单元质量矩阵第25-26页
     ·单元刚度矩阵第26-27页
     ·结构阻尼矩阵第27-28页
   ·桥梁结构的固有振动分析第28-33页
     ·桥梁的固有振动方程第29-30页
     ·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求解第30-33页
   ·桥梁结构的强迫振动分析第33-37页
     ·桥梁的强迫振动方程第33-34页
     ·直接积分法第34-36页
     ·振型叠加法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车辆分析模型和运动方程的建立第38-54页
   ·车辆分析模型第38-41页
     ·车辆主要构成元件第38-40页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40页
     ·空间整车模型的优点第40-41页
   ·车辆运动方程第41-46页
   ·路面不平顺模拟第46-48页
   ·车辆行驶的舒适性评价标准第48-54页
     ·振源分析第48-49页
     ·舒适性评价第49-54页
第4章 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分析第54-61页
   ·汽车-桥梁系统运动方程分析第54-57页
     ·汽车-桥梁系统的几何耦合关系第55-56页
     ·汽车-桥梁系统的力学耦合关系第56页
     ·汽车-桥梁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第56-57页
   ·汽车-桥梁系统运动方程的求解与程序实现第57-61页
     ·求解方程的Newmark-β法的积分格式和步骤第57-58页
     ·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程序设计第58-61页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及其参数研究第61-91页
   ·夹溪桥简介第61-62页
   ·桥梁计算模型和自振特性第62-65页
   ·桥梁的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第65-82页
     ·桥梁竖向刚度的影响第65-67页
     ·桥梁阻尼比的影响第67-70页
     ·车辆数目的影响第70-72页
     ·车辆间距的影响第72-74页
     ·车辆速度的影响第74-75页
     ·车辆相向行驶的影响第75-77页
     ·车辆类型的影响第77-80页
     ·路面粗糙度的影响第80-82页
   ·车辆的动力响应及舒适性分析第82-89页
     ·路面粗糙度的影响第82-84页
     ·车辆速度的影响第84-86页
     ·桥梁竖向刚度的影响第86-88页
     ·车辆类型的影响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6章 路桥过渡段车辆行驶舒适性分析第91-105页
   ·过渡段差异沉降产生的原因第91-92页
   ·过渡段路面不平整模型第92-94页
   ·过渡段车路耦合动力分析第94-95页
   ·路桥过渡段车辆行驶舒适性分析第95-103页
     ·过渡段沉降曲线类型的影响第95-98页
     ·过渡段基础刚度变化的影响第98-99页
     ·过渡段差异沉降量的影响第99-100页
     ·过渡段沉降区段长度的影响第100-102页
     ·过渡段车辆行驶速度的影响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108页
   ·主要结论第105-106页
   ·主要创新点第106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缺陷连续刚构桥的受力行为研究及加固对策
下一篇:水底输气隧道施工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