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2.1 极端气候研究的基本现状 | 第11-17页 |
2.1.1 极端气候的定义 | 第11-12页 |
2.1.2 极端气候的种类 | 第12-13页 |
2.1.3 国内外关于气候和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2.1.4 气候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14-15页 |
2.1.5 气候条件变化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 | 第15-16页 |
2.1.6 雨雪冰冻气候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16-17页 |
2.2 极端气候所致心理应激及心理援助和干预 | 第17-20页 |
2.2.1 心理应激 | 第17-19页 |
2.2.2 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 | 第19-20页 |
2.2.3 危机干预的定义 | 第20页 |
2.2.4 危机干预的评估 | 第20页 |
2.3 总结与展望 | 第20-22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22-27页 |
3.1 抽样方法 | 第22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3-25页 |
3.3.1 自编一般情况问卷 | 第23-24页 |
3.3.2 症状自评量表 | 第24-25页 |
3.3.3 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 | 第25页 |
3.4 研究架构和假设 | 第25-26页 |
3.5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7-43页 |
4.1 灾民心理健康现状 | 第27页 |
4.2 人口学变量对灾民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 | 第27-35页 |
4.2.1 灾民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 第27-28页 |
4.2.2 灾民心理健康的年龄差异 | 第28-30页 |
4.2.3 灾民心理健康的婚姻状况差异 | 第30页 |
4.2.4 灾民心理健康的职业差异 | 第30-32页 |
4.2.5 不同睡眠时长灾民的心理健康差异 | 第32-33页 |
4.2.6 不同学历灾民的心理健康差异 | 第33-35页 |
4.3 灾民应激基本状况 | 第35页 |
4.4 人口学变量对灾民应激差异的比较 | 第35-38页 |
4.4.1 不同性别灾民IES-R得分的影响 | 第35页 |
4.4.2 不同婚姻状况对灾民IES-R得分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3 不同年龄对灾民IES-R得分的影响 | 第36页 |
4.4.4 灾民IES-R得分的职业差异 | 第36-37页 |
4.4.5 不同睡眠时长灾民的IES-R得分差异 | 第37-38页 |
4.4.6 不同学历灾民IES-R得分差异 | 第38页 |
4.5 灾民心理健康与IES-R的关系 | 第38-43页 |
4.5.1 SCL-90与IES-R的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4.5.2 心理健康与IES-R得分的回归分析 | 第39-43页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3-50页 |
5.1 灾民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 第43-44页 |
5.2 人口学变量对灾民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 | 第44-47页 |
5.2.1 灾民心理健康和心理应激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44页 |
5.2.2 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和心理应激的差异分析 | 第44-45页 |
5.2.3 婚姻状况对灾民心理健康影响和心理应激的差异分析 | 第45页 |
5.2.4 灾民心理健康和应激的职业差异 | 第45-46页 |
5.2.5 不同睡眠时长灾民的心理健康和应激差异分析 | 第46页 |
5.2.6 不同学历灾民的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 第46-47页 |
5.3 灾民心理健康水平与应激障碍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0页 |
第6章 总结和建议 | 第50-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6.2 建议 | 第50-52页 |
6.2.1 宏观方面 | 第50-51页 |
6.2.2 微观方面 | 第51-52页 |
6.3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