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论 | 第12-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状况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外关于税源监控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关于跨国公司相关理论和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7-23页 |
·与跨国公司税源有关的跨国投资理论 | 第17-19页 |
·企业垄断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市场内部化理论 | 第18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8-19页 |
·税源监控的理论分析 | 第19页 |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一般分析 | 第19-23页 |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含义 | 第19-20页 |
·跨国公司税源的特点 | 第20-21页 |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意义 | 第21-23页 |
3.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内容及案例 | 第23-33页 |
·跨国公司税源的监控内容 | 第23-29页 |
·对转让定价的监控 | 第23-25页 |
·对受控外国公司的监控 | 第25-26页 |
·对资本弱化的监控 | 第26-27页 |
·对避税地的监控 | 第27-29页 |
·来华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 | 第29-30页 |
·跨国公司职能变化对跨国公司税源监控内容的影响——以苏州市工业园跨国公司税源监控为例 | 第30-33页 |
4.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体系的构建 | 第33-41页 |
·信息经济学理论在跨国税源监控体系中的应用分析 | 第33-35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3-34页 |
·税收监控的博弈分析 | 第34-35页 |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体系的构建 | 第35-41页 |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体系框架构建 | 第35-39页 |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机制建设 | 第39-41页 |
5. 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国际经验及加强我国跨国税源监控的对策分析 | 第41-51页 |
·西方国家对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经验 | 第41-45页 |
·澳大利亚对跨国公司税源控管的经验 | 第41-43页 |
·美国对跨国公司税源控管的经验 | 第43-45页 |
·加强我国对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对策分析 | 第45-51页 |
·合理的机构和人才保障 | 第46页 |
·对跨国公司实行分类管理 | 第46-47页 |
·加强社会网络保障和信息建设 | 第47-48页 |
·发展税务代理行业 | 第48-49页 |
·加强跨国公司税源监控的制度保障 | 第49-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