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言 | 第8-21页 |
第一节 选题和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 | 第8-9页 |
二、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研究中央商务区的经典理论 | 第9-10页 |
二、研究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职能理论 | 第10-11页 |
三、城市功能分区理论 | 第11-12页 |
四、房地产资源整合理论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研究 | 第13-14页 |
二、案例研究 | 第14页 |
三、比较研究 | 第14页 |
四、实地调研 | 第14页 |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19-20页 |
第六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一章 黄浦区老大楼功能的继承和创新 | 第21-26页 |
第一节 黄浦区功能定位 | 第21-22页 |
一、上海行政中心所在地和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 | 第21页 |
二、处于全市领先地位的重要商业区 | 第21页 |
三、上海的文化中心 | 第21-22页 |
四、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 第22页 |
五、上海主要的交通集散枢纽 | 第22页 |
第二节 黄浦区老大楼功能继承和创新 | 第22-24页 |
一、黄浦区老大楼现状 | 第22-23页 |
二、探索老大楼功能继承和创新的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黄浦区老大楼综合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 第24-26页 |
一、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二、现实要求 | 第25页 |
三、主要优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黄浦区老大楼功能整合的类型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功能重塑 | 第26-27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26页 |
二、简要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功能开发 | 第27-28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27页 |
二、简要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成片改建 | 第28-29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28-29页 |
二、简要分析 | 第29页 |
第四节 功能互补 | 第29-30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29页 |
二、简要分析 | 第29-30页 |
第五节 腾笼换鸟 | 第30-31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30页 |
二、简要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城市规划和土地功能分区在老大楼置换中的导向作用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城市规划在老大楼置换中的导向作用 | 第31-33页 |
一、市区两级规划部门的主要职能 | 第31-32页 |
二、城市规划在老大楼置换整合中切实发挥导向作用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土地功能分区在老大楼置换中的导向作用 | 第33-35页 |
一、马克思和阿隆索的地租理论概述 | 第33-34页 |
二、土地功能分区如何对老大楼置换起导向作用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政府在老大楼置换中职能发挥的简要结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参与老大楼置换 | 第36-41页 |
第一节 经济手段概述 | 第36页 |
第二节 三类机制方案 | 第36-38页 |
一、机制方案1:市级主导统一开发 | 第36-37页 |
二、机制方案2:直管公房主导综合开发 | 第37-38页 |
三、机制方案3:区属企业主导联合开发 | 第38页 |
第三节 运用经济手段提升老大楼置换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38-41页 |
一、政府先行综合配套激活老大楼业主置换改造积极性 | 第38-39页 |
二、运用财政支持的政策手段破解各类难题 | 第39页 |
三、有计划分步骤先易后难稳妥推进 | 第39-40页 |
四、合理设计产权结构实现收益清晰利益均得 | 第40页 |
五、继续完善资源整合的商业置换开发模式 | 第40页 |
六、强化信息发布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房屋土地资源 | 第40-41页 |
第五章 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监管企业参与老大楼置换 | 第41-48页 |
第一节 法律手段概述 | 第41-43页 |
第二节 行政手段概述 | 第43页 |
第三节 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监管企业参与老大楼置换的实践 | 第43-45页 |
一、法律手段 | 第43-44页 |
二、行政手段 | 第44-45页 |
第四节 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提升老大楼置换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一、充分利用和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 第45页 |
二、发挥中央商务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带动功能 | 第45页 |
三、将黄浦区老大楼综合开发利用继续列入市级五年规划 | 第45-46页 |
四、依法保护有序开发优秀历史建筑传承经典文化 | 第46页 |
五、合理规划加强服务配套产业集聚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