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法律研究
| 论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引言 | 第7-9页 |
| 1.1 论文选题背景、选题理由及研究目的 | 第7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9页 |
| 2 案例分析 | 第9-12页 |
| 2.1 哈药总厂污染门事件回放 | 第9-10页 |
| 2.2 案例反映的环境行政不作为问题 | 第10-12页 |
| 2.2.1 环境行政监管中的环境行政不作为 | 第10-11页 |
| 2.2.2 环境行政处罚中的环境行政不作为 | 第11页 |
| 2.2.3 环境行政强制执行中的环境行政不作为 | 第11页 |
| 2.2.4 受理投诉中的环境行政不作为 | 第11-12页 |
| 3 环境行政不作为形成原因研究 | 第12-19页 |
| 3.1 缺乏独立的环境行政执行制度 | 第12-13页 |
| 3.1.1 环境行政主体权责不清 | 第12-13页 |
| 3.1.2 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 | 第13页 |
| 3.2 缺乏有效的环境行政监督制度 | 第13-16页 |
| 3.2.1 环境行政监察制度的缺陷 | 第14页 |
| 3.2.2 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 | 第14-15页 |
| 3.2.3 环境行政诉讼制度的缺陷 | 第15-16页 |
| 3.3 缺乏严格的环境法律责任制度 | 第16-17页 |
| 3.3.1 行政赔偿责任不明确 | 第16-17页 |
| 3.3.2 法律责任承担不严厉 | 第17页 |
| 3.4 利益因素 | 第17-19页 |
| 4 对环境行政不作为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19-25页 |
| 4.1 建立独立的环境行政执行制度 | 第19-20页 |
| 4.1.1 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 | 第19-20页 |
| 4.1.2 赋予环保部门独立的强制执行权 | 第20页 |
| 4.2 建立有效的环境行政监督制度 | 第20-22页 |
| 4.2.1 完善环境行政监察制度 | 第20-21页 |
| 4.2.2 完善环境行政复议制度 | 第21页 |
| 4.2.3 完善环境行政诉讼制度 | 第21-22页 |
| 4.3 建立严格的环境法律责任制度 | 第22-25页 |
| 4.3.1 建立行政赔偿责任制度 | 第22-23页 |
| 4.3.2 加大处罚力度 | 第23-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