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1 理论价值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安排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论文框架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34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1.1 价值链研究回顾 | 第18-19页 |
2.1.2 核心竞争力研究回顾 | 第19-21页 |
2.1.3 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 第21-22页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22-25页 |
2.2.1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及内涵 | 第22-23页 |
2.2.2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和构成要素 | 第23-24页 |
2.2.3 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 | 第24-25页 |
2.3 价值链理论分析 | 第25-29页 |
2.3.1 价值链的概念及类型 | 第25-27页 |
2.3.2 价值链分析 | 第27-28页 |
2.3.3 价值链分析的步骤 | 第28-29页 |
2.4 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29-34页 |
2.4.1 基于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框架 | 第29-30页 |
2.4.2 价值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关系 | 第30-31页 |
2.4.3 价值链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第34-42页 |
3.1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3.2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与台湾大立光电核心竞争力比较 | 第36-39页 |
3.2.1 在价值链的关键因素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 第36页 |
3.2.2 缺乏有效的企业文化 | 第36-37页 |
3.2.3 产品结构和产业链发展不合理 | 第37-39页 |
3.2.4 技术创新缺乏职业化管理 | 第39页 |
3.3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优势和劣势 | 第39-42页 |
3.3.1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优势 | 第39-40页 |
3.3.2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劣势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台湾大立光电股份公司的个案分析 | 第42-59页 |
4.1 台湾手机摄像头产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42-44页 |
4.1.1 台湾手机摄像头产业的发展阶段 | 第42-43页 |
4.1.2 台湾手机摄像头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43-44页 |
4.2 以台湾大立光电为例核心竞争力研究 | 第44-56页 |
4.2.1 台湾大立光电股份公司的概况 | 第44-48页 |
4.2.2 以台湾大立光电为例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 | 第48-49页 |
4.2.3 台湾大立光电的价值链分析 | 第49-56页 |
4.3 台湾大立光电的核心竞争力定位 | 第56-59页 |
4.3.1 核心竞争力的不断适时更新和升级 | 第56页 |
4.3.2 通过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56-57页 |
4.3.3 加强战略成本控制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57页 |
4.3.4. 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57页 |
4.3.5. 重视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57-58页 |
4.3.6.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及提升 | 第59-71页 |
5.1 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 第59-60页 |
5.1.1 成本优势 | 第59页 |
5.1.2 潜在的研发能力 | 第59-60页 |
5.1.3 产品差异化 | 第60页 |
5.2 提升大陆手机摄像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 第60-71页 |
5.2.1 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第60-64页 |
5.2.2 企业外部价值链整合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 第64-66页 |
5.2.3 行业价值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第66-67页 |
5.2.4 竞争对手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选择 | 第67-70页 |
5.2.5 注重核心竞争力的重新定位、更新与升级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