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方式对铌板/箔的微观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 1.1 铌 | 第9-15页 |
| 1.1.1 铌的物理性能 | 第10-12页 |
| 1.1.2 铌的化学性能 | 第12页 |
| 1.1.3 铌的加工工艺 | 第12-14页 |
| 1.1.4 铌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14-15页 |
| 1.2 织构与织构的形成与演变 | 第15-22页 |
| 1.2.1 织构与织构的测量 | 第15-17页 |
| 1.2.2 B.C.C金属的变形织构与塑性变形 | 第17-20页 |
| 1.2.3 B.C.C金属的再结晶织构 | 第20-22页 |
| 1.3 轧制变形 | 第22-25页 |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5-26页 |
| 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26-30页 |
| 2.1 研究路线 | 第26-27页 |
| 2.2 样品制备 | 第27页 |
| 2.2.1 冷轧变形 | 第27页 |
| 2.2.2 真空退火处理 | 第27页 |
| 2.3 检测与分析 | 第27-30页 |
| 2.3.1 金相组织分析 | 第27-28页 |
| 2.3.2 宏观织构测算 | 第28-29页 |
| 2.3.3 硬度测试 | 第29页 |
| 2.3.4 EBSD | 第29-30页 |
| 3 不同轧制方式对铌箔微观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第30-41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 3.3.1 轧制方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3.2 轧制对织构的影响 | 第32-34页 |
| 3.3.3 退火处理对铌箔微组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3.4 退火处理对织构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3.5 EBSD | 第37-39页 |
| 3.3.6 铌板/箔的硬度 | 第39-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不同退火温度对铌板再结晶的影响 | 第41-52页 |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4.2 实验结果 | 第42-47页 |
| 4.2.1 金相显微观察 | 第42-45页 |
| 4.2.2 退火温度对铌板织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 4.3 铌箔再结晶模型 | 第47-51页 |
| 4.4 本章结论 | 第51-52页 |
| 5 错微量和异速比对铌板微观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第52-58页 |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 5.2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 5.2.1 金相显微观察 | 第54页 |
| 5.2.2 轧制变形织构分析 | 第54-57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