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缩写符号与对照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 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2 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3 基本原理 | 第13-19页 |
3.1 同步荧光-双波长法测定原理 | 第13-16页 |
3.2 浊点萃取-紫外双波长原理 | 第16-19页 |
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Al(Ⅲ)增敏同步荧光-双波长法测定牛奶中的诺氟沙星和氧 氟沙星残留 | 第20-29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0-21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2 结果及讨论 | 第21-28页 |
2.1 荧光光谱 | 第21-23页 |
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3-26页 |
2.3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26-27页 |
2.4 共存物干扰实验 | 第27-28页 |
3 样品的分析测定及回收率 | 第28页 |
4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浊点萃取-紫外双波长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 | 第29-4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9-30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及讨论 | 第31-38页 |
2.1 吸收光谱 | 第31-32页 |
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2-36页 |
2.3 方法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 第36-37页 |
2.4 共存离子的干扰试验 | 第37-38页 |
3 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 第38-39页 |
4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综述 | 第47-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已/待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