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方法第13-16页
        1.2.1 永磁电机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 齿槽转矩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方法第16-19页
        1.3.1 齿槽转矩的产生机理第16页
        1.3.2 齿槽转矩的削弱方法第16-18页
        1.3.3 齿槽转矩的分析方法第18-19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及起动过程分析第20-30页
    2.1 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第20-21页
    2.2 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第21-22页
    2.3 10kV、400kW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参数第22-24页
    2.4 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过程有限元分析第24-29页
        2.4.1 电机起动的瞬时磁场分析第24-28页
        2.4.2 有限元仿真结果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电机结构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30-52页
    3.1 电机结构参数的选取原则第30-31页
    3.2 均匀气隙结构第31-36页
        3.2.1 堵转性能分析第31-33页
        3.2.2 空载气隙磁密分析第33-35页
        3.2.3 气隙长度的确定第35-36页
    3.3 不均匀气隙结构第36-40页
        3.3.1 堵转性能分析第36-37页
        3.3.2 空载气隙磁密分析第37-40页
        3.3.3 气隙比的确定第40页
    3.4 铜槽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40-43页
        3.4.1 二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第40-41页
        3.4.2 无铜槽楔时电机起动过程仿真分析第41-43页
    3.5 磁性槽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43-46页
        3.5.1 空载气隙磁密分析第43-45页
        3.5.2 堵转性能分析第45页
        3.5.3 磁性槽楔的选取第45-46页
    3.6 转子空气槽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3.7 导条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48-51页
        3.7.1 导条深度变化对电机起动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3.7.2 导条宽度变化对电机起动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3.7.3 有无导条对堵转转矩的影响第50-51页
    3.8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齿槽转矩分析第52-65页
    4.1 齿槽转矩的解析分析方法第52-53页
    4.2 不考虑转子空气槽和导条槽时的齿槽转矩分析第53-58页
        4.2.1 改变极弧系数削弱齿槽转矩第55-57页
        4.2.2 改变转子齿形状削弱齿槽转矩第57-58页
    4.3 考虑转子空气槽和导条槽时的齿槽转矩分析第58-63页
        4.3.1 改变极弧系数削弱齿槽转矩第60-61页
        4.3.2 改变转子各槽口宽度削弱齿槽转矩第61-62页
        4.3.3 磁性槽楔对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永磁体不可逆退磁的分析第65-71页
    5.1 永磁体退磁的原理第65页
    5.2 永磁体退磁的仿真分析第65-70页
        5.2.1 永磁体工作点的确定第65-66页
        5.2.2 无铜槽楔的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退磁分析第66-68页
        5.2.3 有铜槽楔的复合笼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退磁分析第68-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样机的设计与试验第71-75页
    6.1 样机的设计第71-72页
    6.2 试验结果第72-75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件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分类分时电价研究
下一篇: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