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钯基阳极氧化改性铝片催化剂的制备及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1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催化燃烧用的催化剂第19-20页
    1.3 金属基体表面生成化学涂层的方法第20-23页
        1.3.1 阳极氧化法第20页
        1.3.2 等离子喷涂法第20-21页
        1.3.3 电弧喷涂法第21页
        1.3.4 电泳沉积法第21-23页
    1.4 阳极氧化工艺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1.4.1 阳极氧化工艺的发展第23页
        1.4.2 多孔氧化膜的研究进展第23页
        1.4.3 铝阳极氧化膜的结构第23-24页
    1.5 铝阳极氧化膜的缺陷第24-26页
        1.5.1 电解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氧化膜中的夹杂第24-25页
        1.5.2 铝合金阳极氧化时基体中的合金元素对铝阳极氧化膜的影响第25-26页
    1.6 阳极氧化膜的应用第26页
    1.7 阳极氧化工艺第26-28页
        1.7.1 铝丝网阳极氧化工艺的预处理第26-27页
        1.7.2 阳极氧化工艺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1.8 阳极氧化铝金属基体负载活性组分的方法第28-29页
        1.8.1 浸渍法第28页
        1.8.2 电镀法第28页
        1.8.3 溅射沉积法第28页
        1.8.4 化学镀法第28-29页
    1.9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9-31页
        1.9.1 立题依据第29页
        1.9.2 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1-38页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1-32页
        2.1.1 实验药品第31-32页
        2.1.2 实验仪器第32页
    2.2 阳极氧化膜铝丝网基体的制备第32-33页
    2.3 阳极氧化反应工艺条件的调变第33页
    2.4 阳极氧化膜表征分析第33页
        2.4.1 扫描电镜SEM测定第33页
        2.4.2 超声波实验第33页
    2.5 钯基催化剂的制备第33-34页
    2.6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第34-35页
        2.6.1 基体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4页
        2.6.2 焙烧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4页
        2.6.3 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2.7 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率第35页
    2.8 催化剂活性组分附着力强度测试第35页
    2.9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5-36页
        2.9.1 活性评价第35-36页
        2.9.2 实验流程第36页
    2.10 催化剂的表征第36-38页
        2.10.1 扫描电镜(SEM)第36页
        2.10.2 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第36-37页
        2.10.3 比表面积测试(BET)第37页
        2.10.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37页
        2.10.5 拉曼光谱(Raman)第37页
        2.10.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7-38页
第三章 阳极氧化法制备催化剂涂层工艺第38-48页
    3.1 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第38-45页
        3.1.1 前言第38页
        3.1.2 阳极氧化膜铝丝网的制备第38-39页
        3.1.3 阳极氧化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9-41页
        3.1.4 阳极氧化工艺条件的SEM表征第41-45页
    3.2 磷酸阳极氧化法工艺第45-46页
        3.2.1 前言第45页
        3.2.2 阳极氧化膜的制备第45页
        3.2.3 磷酸阳极氧化后续热处理阶段的影响第45-46页
    3.3 EDS分析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化学镀法制备钯基阳极氧化铝丝网整体式催化剂的探讨第48-62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化学镀制备催化剂第48-50页
        4.2.1 化学镀钯第48-49页
        4.2.2 催化剂附着力测试第49页
        4.2.3 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率第49-50页
    4.3 催化剂活性组分附着力强度测试第50页
    4.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0-52页
        4.4.1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0-51页
        4.4.2 不同浓度的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1-52页
    4.5 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2-53页
    4.6 进样甲苯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4.7 催化剂稳定性和寿命评价第54-56页
        4.7.1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第54-55页
        4.7.2 稳定性前后催化剂SEM表征第55-56页
    4.8 阳极氧化处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6-60页
    4.9 不同的阳极氧化处理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0页
    4.10 本章小结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柱状晶Cu-Al-Be超弹性合金丝等温拉拔工艺研究
下一篇:CO2和SO2的电化学减排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