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钻井机械设备论文

自动垂直钻井导向工具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论文研究的科学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AADDS-Ⅰ型垂直钻井导向工具机理研究第16-2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AADDS-Ⅰ型垂直钻井导向工具基本结构第16-21页
        2.2.1 钻井导向工具机械结构第16-17页
        2.2.2 钻井导向工具液压系统第17-19页
        2.2.3 钻具导向工具测控系统第19-21页
    2.3 AADDS-Ⅰ型自动垂直钻井导向工具纠斜机理第21页
    2.4 AADDS-Ⅰ型垂直钻井导向工具井场实验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单双缸混合控制模式下的导向工具性能分析第24-32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单双缸混合控制模式下导向套随机转动分析第24-30页
        3.2.1 导向套随机转动力学分析第24-26页
        3.2.2 强振工况下原导向液压系统性能分析第26-30页
    3.3 单双缸混合控制模式下纠斜效率分析第30-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三缸同步比例控制导向模式研究第32-52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三缸同步比例控制导向模式工作原理第32-33页
    4.3 基于动压反馈原理改进后的液压系统压力稳定性分析第33-51页
        4.3.1 动压反馈装置对强振工况压力稳定性影响第34-37页
        4.3.2 动压反馈装置参数优化第37-39页
        4.3.3 强振工况下改进后的纠斜缸压力稳定性分析第3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基于PWM的纠斜力比例控制第52-82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基于PWM的纠斜力比例控制机理第52-53页
    5.3 电磁阀工作原理及数学建模第53-54页
    5.4 PWM断电脉冲宽度对压力影响分析第54-57页
        5.4.1 断电脉冲宽度的数学计算第54-55页
        5.4.2 断电脉冲宽度对压力的影响分析第55-57页
    5.5 PWM断电脉冲位置对压力的影响分析第57-62页
        5.5.1 最佳断电起始位置数学计算第57-60页
        5.5.2 断电位置对压力影响仿真分析第60-62页
    5.6 基于PWM的纠斜力比例控制实验第62-64页
    5.7 基于PWM的三缸比例控制导向模式第64-67页
        5.7.1 导向模式介绍第64-65页
        5.7.2 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第65-67页
    5.8 基于NPWM的纠斜力比例控制技术研究第67-74页
        5.8.1 基于NPWM的纠斜力比例控制原理第67-68页
        5.8.2 基于NPWM的纠斜力比例控制参数确定第68-73页
        5.8.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3-74页
    5.9 动压反馈导向系统的脉宽调制技术研究第74-80页
    5.10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基于模拟信号的纠斜力比例控制第82-96页
    6.1 引言第82页
    6.2 直动式比例溢流阀特性分析第82-87页
        6.2.1 直动式比例溢流阀工作原理第82-83页
        6.2.2 直动式比例溢流阀静态特性分析第83-85页
        6.2.3 直动式比例溢流阀动态特性分析第85-87页
    6.3 基于比例溢流阀的压力控制方案分析第87-90页
    6.4 比例溢流阀压力控制特性研究第90-93页
    6.5 模拟信号纠斜力比例控制实验研究第93-94页
    6.6 本章小节第94-9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6-98页
    7.1 全文总结第96-97页
    7.2 工作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附录A 垂直钻井导向工具轴向柱塞泵原理设计第105-109页
附录B 原集成块三柱塞泵连通方案第109-112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部分学术论文第112-113页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固态照明电源电路与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生物大分子改性、组装及其乳液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