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9-33页 |
1.1 萝芙木 | 第19-20页 |
1.1.1 萝芙木药材简介 | 第19页 |
1.1.2 萝芙木中生物碱研究简介 | 第19-20页 |
1.2 利血平的研究 | 第20-21页 |
1.2.1 利血平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20页 |
1.2.2 利血平的药理作用 | 第20-21页 |
1.3 育亨宾的研究 | 第21-23页 |
1.3.1 育亨宾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21-22页 |
1.3.2 育亨宾的药理作用 | 第22-23页 |
1.4 萝芙木中利血平和育亨宾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 第23-25页 |
1.4.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23-24页 |
1.4.2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第24页 |
1.4.3 大孔树脂吸附法 | 第24页 |
1.4.4 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24-25页 |
1.5 离子交换纤维 | 第25-31页 |
1.5.1 离子交换纤维的特点 | 第25-26页 |
1.5.2 离子交换纤维的应用 | 第26-27页 |
1.5.3 离子交换纤维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 | 第27-31页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1.6.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HPLC同时测定萝芙木中育亨宾和利血平含量的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3-44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2.2.3 实验药材 | 第3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2.3.1 育亨宾、利血平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34-35页 |
2.3.2 萝芙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5页 |
2.3.3 样品测定 | 第35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2.4.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35页 |
2.4.2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5-38页 |
2.4.3 方法学考察 | 第38-42页 |
2.4.4 样品含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2.5 本章结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利血平和育亨宾在离子交换纤维上的吸附特性 | 第44-59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3.3.1 吸附材料的选择 | 第46页 |
3.3.2 吸附材料的预处理 | 第46-47页 |
3.3.3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第47页 |
3.3.4 离子交换纤维对利血平和育亨宾吸附解吸前后的表征 | 第47-48页 |
3.3.5 高效液相色谱对吸附液中利血平和育亨宾浓度的测定 | 第4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3.4.1 育亨宾和利血平在13种吸附材料上的吸附比较 | 第48-49页 |
3.4.2 扫描电镜对空白离子交换纤维的微观形态观测 | 第49-50页 |
3.4.3 红外光谱对空白离子交换纤维的结构解析 | 第50-51页 |
3.4.4 吸附利血平过程中离子交换纤维的电镜扫描 | 第51-52页 |
3.4.5 吸附育亨宾过程中离子交换纤维的电镜扫描 | 第52-53页 |
3.4.6 吸附后的离子交换纤维的红外解析 | 第53-55页 |
3.4.7 吸附液中利血平、育亨宾浓度在吸附过程中的变化 | 第55-56页 |
3.4.8 解吸过程中的离子交换纤维的电镜扫描 | 第56-57页 |
3.5 本章结论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离子交换纤维静态吸附育亨宾和利血平的动力学 | 第59-73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试剂及仪器 | 第59-60页 |
4.3 动力学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1-72页 |
4.4.1 ZB-1纤维吸附利血平、育亨宾的动力学曲线 | 第61-62页 |
4.4.2 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方程 | 第62-66页 |
4.4.3 控速步骤的确定 | 第66-72页 |
4.5 本章结论 | 第72-73页 |
第五章 育亨宾和利血平在离子交换纤维上静态吸附的热力学研究 | 第73-86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73-74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73-74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74页 |
5.3 热力学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75-84页 |
5.4.1 等温吸附曲线 | 第75-76页 |
5.4.2 等温吸附模型 | 第76-82页 |
5.4.3 吸附热力学参数 | 第82-84页 |
5.5 本章结论 | 第84-86页 |
第六章 从萝芙木中提取、分离育亨宾和利血平的工艺研究 | 第86-122页 |
6.1 引言 | 第86-87页 |
6.2 实验材料 | 第87-88页 |
6.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87-88页 |
6.2.2 药材 | 第88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88-91页 |
6.3.1 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萝芙木中的利血平和育亨宾方法 | 第88-89页 |
6.3.2 ZB-1纤维静态吸附、解吸利血平和育亨宾对照品的影响因素 | 第89-90页 |
6.3.3 利血平、育亨宾对照品在ZB-1纤维柱上的动态吸附和动态解吸实验方法 | 第90-91页 |
6.3.4 ZB-1纤维柱对萝芙木提取原液中利血平和育亨宾的分离纯化 | 第91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91-119页 |
6.4.1 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91-96页 |
6.4.2 PB实验设计确定提取中的显著因素 | 第96-98页 |
6.4.3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实验结果分析 | 第98-103页 |
6.4.4 提取最佳条件的确定和模型的验证 | 第103-104页 |
6.4.5 ZB-1纤维静态吸附利血平、育亨宾的影响因素 | 第104-108页 |
6.4.6 利血平、育亨宾从ZB-1纤维静态解吸下来的影响因素 | 第108-109页 |
6.4.7 ZB-1纤维柱动态吸附利血平、育亨宾对照品的影响因素 | 第109-111页 |
6.4.8 利血平、育亨宾对照品从ZB-1纤维动态解吸下来的影响因素 | 第111-113页 |
6.4.9 ZB-1纤维柱对萝芙木提取原液中育亨宾和利血平的分离 | 第113-119页 |
6.5 本章结论 | 第119-12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7页 |
7.1 结论 | 第122-125页 |
7.2 创新点 | 第125页 |
7.3 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