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空间物理论文

热层大气夜间温度增强及其受八小时潮汐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地球电离层热层概况第13-21页
        1.1.1 大气垂直结构第13-14页
        1.1.2 电离层结构第14-16页
        1.1.3 热层大气变化的驱动源第16-17页
        1.1.4 热层大气温度变化第17-19页
        1.1.5 大气潮汐第19-21页
    1.2 热层大气夜间增强现象的观测研究第21-24页
    1.3 热层大气夜间增强现象的理论研究第24-25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25-27页
第二章 中纬度地区热层夜间温度增强个例研究第27-41页
    2.1 用于研究夜间增温现象的数据介绍第27-30页
        2.1.1 太阳辐射和地磁活动条件第27-28页
        2.1.2 非相干散射雷达第28-29页
        2.1.3 气辉及法布里-珀罗气辉干涉仪第29-30页
    2.2 中性成分和离子成分温度变化对比第30-33页
    2.3 夜间温度增强的可能机制讨论第33-40页
        2.3.1 冬季夜间增温分析第33-36页
        2.3.2 夏季夜间增温分析第36-39页
        2.3.3 夜间增强现象的纬度扩展第39-40页
    2.4 本章总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热层大气密度夜间增强的统计研究第41-51页
    3.1 CHAMP卫星及加速度计反演大气密度原理介绍第41-42页
    3.2 热层大气密度数据处理第42-46页
        3.2.1 季节及卫星高度影响因素消除第43页
        3.2.2 太阳活动指数定标第43-45页
        3.2.3 热层大气密度与太阳活动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3.3 热层大气密度夜间变化统计结果第46-50页
        3.3.1 太阳活动低年夜间增强的季节变化第47-48页
        3.3.2 太阳活动高年夜间增强的季节变化第48-49页
        3.3.3 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第49-50页
    3.4 本章总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低层大气八小时潮汐对热层的影响第51-71页
    4.1 理论模式介绍第51-52页
        4.1.1 电离层热层电动力学耦合模式第51-52页
        4.1.2 中间层大气扩展模式第52页
    4.2 八小时潮汐的引入及模拟实验设置第52-54页
        4.2.1 中间层大气扩展模式八小时迁移潮汐温度分量第53页
        4.2.2 控制模拟实验设置第53-54页
    4.3 热层大气夜间增强现象模拟结果第54-59页
        4.3.1 模拟结果对比第54-57页
        4.3.2 不同底边界条件下模拟的夜间增强现象第57-59页
    4.4 热层大气夜间增强现象理论分析第59-69页
        4.4.1 热层大气中半日、八小时潮汐分量对夜间增强的影响第60页
        4.4.2 热层大气半日潮汐分量的影响第60-62页
        4.4.3 热层大气八小时潮汐分量的影响第62-67页
        4.4.4 热层大气夜间增强与大气潮汐相位的关系第67-69页
    4.5 本章总结第69-71页
第五章 八小时潮汐在热层大气中传播的季节依赖第71-87页
    5.1 低层八小时潮汐传播季节变化第71-74页
        5.1.1 对称的底边界八小时潮汐第71-72页
        5.1.2 八小时潮汐温度分量的季节差异第72-74页
    5.2 背景纬向风对潮汐向上传播影响第74-77页
        5.2.1 无背景纬向风条件下的潮汐分量第74页
        5.2.2 六月份南北半球背景纬向风差异第74-75页
        5.2.3 有无背景纬向风条件下南北半球潮汐差异第75-77页
    5.3 背景纬向风影响的能量方程项分析第77-81页
        5.3.1 中性大气能量方程及其分解第77-78页
        5.3.2 项分析方法第78页
        5.3.3 背景纬向风对能量收支的影响第78-81页
    5.4 背景温度对八小时潮汐向上传播季节变化的影响第81-83页
    5.5 低层大气潮汐纬度分布对传播过程季节变化的影响第83-84页
    5.6 背景经向风对潮汐向上传播的影响第84-85页
    5.7 本章结论第85-8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7-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博士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AST托卡马克法拉第旋转效应测量中的几何相位
下一篇:带自由边界KPP型扩散方程在时间几乎周期介质中的传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