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3页 |
2.1 风险概述 | 第17-18页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风险的要素 | 第17页 |
2.1.3 风险因素及分类 | 第17-18页 |
2.2 施工风险管理过程 | 第18-19页 |
2.2.1 施工风险的含义 | 第18页 |
2.2.2 施工风险管理全过程 | 第18-19页 |
2.3 施工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第19-23页 |
2.3.1 施工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2 施工风险管理方法 | 第20-23页 |
第3章 A市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识别 | 第23-39页 |
3.1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概况 | 第23页 |
3.2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识别过程 | 第23-32页 |
3.2.1 A市高铁客运总站的施工不确定分析和风险源确定 | 第24-26页 |
3.2.2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类型确定 | 第26-31页 |
3.2.3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识别方法确定 | 第31-32页 |
3.3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识别结果 | 第32-37页 |
3.3.1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结果 | 第32-33页 |
3.3.2 施工质量风险识别结果 | 第33-34页 |
3.3.3 施工进度风险识别结果 | 第34-35页 |
3.3.4 施工成本风险识别结果 | 第35-36页 |
3.3.5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材料设备采购风险的识别 | 第36-37页 |
3.3.6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资金风险识别结果 | 第37页 |
3.4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汇总 | 第37-39页 |
第4章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评价 | 第39-49页 |
4.1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4.2 第一轮施工风险评价 | 第40-42页 |
4.2.1 第一轮施工风险项发生概率评价 | 第40-41页 |
4.2.2 第一轮施工风险项发生后果严重性评价 | 第41-42页 |
4.3 第二轮施工风险评价 | 第42-44页 |
4.3.1 第二轮施工风险项发生概率评价 | 第42-43页 |
4.3.2 第二轮施工风险项发生后果严重性评价 | 第43-44页 |
4.4 第三轮施工风险评价 | 第44-46页 |
4.4.1 第三轮施工风险项发生概率评价 | 第44-45页 |
4.4.2 第三轮施工风险项发生后果严重性评价 | 第45-46页 |
4.5 三轮风险评价结果汇总分析 | 第46-49页 |
第5章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防范 | 第49-55页 |
5.1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防范的方法 | 第49-50页 |
5.2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50-55页 |
5.2.1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质量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50-51页 |
5.2.2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进度风险防范对策 | 第51-52页 |
5.2.3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成本风险防范对策 | 第52-53页 |
5.2.4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53页 |
5.2.5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资金风险防范对策 | 第53-54页 |
5.2.6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材料设备采购风险防范对策 | 第54-55页 |
第6章 A市高铁客运总站施工风险跟踪监测与管理评价 | 第55-59页 |
6.1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的跟踪监测 | 第55-56页 |
6.2 A市高铁客运总站项目施工风险的管理评价 | 第56-5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