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中国式分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城市的证据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1-13页
        1.3.1 本文主要内容第11-12页
        1.3.2 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21页
    2.1 中国式分权的制度演进第13-16页
        2.1.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第13页
        2.1.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第13-14页
        2.1.3 晋升激励理论第14-15页
        2.1.4 中国式分权的理论框架第15-16页
    2.2 中国式经济增长问题综述第16-18页
        2.2.1 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与社会产出损失第16-17页
        2.2.2 资源禀赋、分权效应差别与地区增长差距第17页
        2.2.3 重复建设、目标短期化与增长可持续性第17-18页
    2.3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综述第18-19页
        2.3.1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18页
        2.3.2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第18-19页
    2.4 文献评述第19-21页
第三章 中国式分权制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第21-26页
    3.1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逻辑第21-22页
        3.1.1 为招商引资而竞争第21页
        3.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第21-22页
        3.1.3 支持企业出口、扩大对外开放第22页
    3.2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逻辑第22-24页
        3.2.1 效率低下第22-23页
        3.2.2 创新投入不足第23-24页
        3.2.3 社会福利损失第24页
    3.3 待检验的命题第24-26页
第四章 中国式分权的测度与现状描述第26-31页
    4.1 财政分权的测度第26-27页
    4.2 我国地方官员治理的特征第27-28页
    4.3 官员更替的测定与现状描述第28-31页
第五章 中国式分权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第31-42页
    5.1 经济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31-34页
        5.1.1 变量与模型第31-32页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5.2 中国式分权体制下政治激励的存在性第34-38页
        5.2.1 数据说明第34-35页
        5.2.2 变量与模型第35-36页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5.3 政治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38-42页
        5.3.1 变量与模型第38页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2-46页
    6.1 主要结论第42-43页
    6.2 政策建议第43-44页
    6.3 本文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集体和农户层面的留地安置政策绩效评价研究--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
下一篇:长江经济带区域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