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基于集体和农户层面的留地安置政策绩效评价研究--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5页
        1.3.1 我国留地安置政策的基本性质第16-22页
        1.3.2 我国留地安置政策的变迁与产生动因第22页
        1.3.3 我国留地安置政策的作用和绩效第22-24页
        1.3.4 我国留地安置政策的对策研究第24-25页
        1.3.5 综述第25页
    1.4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5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6 技术路线第27-29页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9-31页
        1.7.1 可能的创新第29页
        1.7.2 存在的不足第29-31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基础理论第31-41页
    2.1 相关概念第31-34页
        2.1.1 留地安置第31页
        2.1.2 留地安置政策第31-33页
        2.1.3 绩效及绩效评价第33-34页
        2.1.4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第34页
    2.2 基本理论第34-38页
        2.2.1 政府职能理论第34-35页
        2.2.2 地租理论第35-36页
        2.2.3 产权理论第36页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6-37页
        2.2.5 目标设置理论第37-38页
    2.3 理论框架第38-41页
第三章 留地安置政策探索与实践历程第41-51页
    3.1 杭州市留地安置基本情况第41-45页
        3.1.1 留地安置政策产生背景第41页
        3.1.2 杭州市留地安置政策改革第41-43页
        3.1.3 杭州留地安置政策实施要点第43-45页
    3.2 江干区留地安置具体做法第45-47页
        3.2.1 江干区留用地项目管理依据与实践第45-46页
        3.2.2 江干区集体资产量化实施方案第46-47页
    3.3 江干区留地安置的政策效益第47-51页
        3.3.1 江干区经济发展第47页
        3.3.2 江干区市政建设第47-48页
        3.3.3 江干区社会事业第48页
        3.3.4 江干区留地安置绩效案例分析——以三叉社区为例第48-51页
第四章 江干区集体层面的留地安置政策绩效评价第51-63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1-53页
        4.1.1 基于集体层面的政策目标第51页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51-52页
        4.1.3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2-53页
    4.2 评价方法第53-56页
        4.2.1 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第53-55页
        4.2.2 构建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第55-56页
    4.3 实证计算第56-60页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6-59页
        4.3.2 指标分级标准确定与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的构建第59-60页
        4.3.3 评价结果第60页
    4.4 结果分析第60-63页
        4.4.1 综合效益第60-61页
        4.4.2 经济效益第61页
        4.4.3 社会效益第61-62页
        4.4.4 生态效益第62页
        4.4.5 政府职能效益第62-63页
第五章 江干区农户层面的留地安置政策绩效评价第63-73页
    5.1 留地安置改革促进农户增收的作用机理分析第63-65页
    5.2 计量分析方法和模型设定第65-67页
        5.2.1 分析方法第65页
        5.2.2 双重差分模型设定第65-67页
    5.3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第67-69页
        5.3.1 数据来源第67-68页
        5.3.2 指标解释第68页
        5.3.3 均值检验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8-69页
    5.4 回归分析与结果解释第69-73页
        5.4.1 回归结果第69-71页
        5.4.2 结果解释第71-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73-77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1.1 基于理论分析的结论第73页
        6.1.2 基于集体层面的结论第73页
        6.1.3 基于农户层面的结论第73-74页
    6.2 对策建议第74-77页
        6.2.1 保障农户留用地效益的知情权第74页
        6.2.2 营造被安置农户的良好社区环境第74-75页
        6.2.3 加强留用地开发团队的建设第75页
        6.2.4 政府部分出资提供社会保险和设施建设第75-76页
        6.2.5 把留地安置政策的实施提升到法律层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围场县马铃薯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主导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中国式分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城市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