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源储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题目来源第7页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8-11页
        1.3.1 国内外油气藏源储关系研究现状第8-9页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4-24页
    2.1 研究区构造演化第15-18页
        2.1.1 构造单元划分第15-17页
        2.1.2 构造演化特征第17-18页
    2.2 地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第18-21页
        2.2.1 沉积层序特征第18-19页
        2.2.2 地层特征第19-20页
        2.2.3 生储盖组合特征第20-21页
    2.3 石油地质特征第21-24页
        2.3.1 储盖分布特征第21-22页
        2.3.2 油气分布特征第22-24页
第3章 烃源岩特征第24-49页
    3.1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第24-38页
        3.1.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第24-28页
        3.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第28-30页
        3.1.3 烃源岩热演化特征第30-34页
        3.1.4 烃源岩饱和烃色谱特征第34-38页
    3.2 烃源岩地质特征第38-49页
        3.2.1 利用测井曲线预测有机碳含量第38-42页
        3.2.2 有效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第42-49页
第4章 储集层特征第49-76页
    4.1 储集层岩石类型第49-52页
    4.2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52-60页
        4.2.1 碎屑岩岩石成分与结构特征第52-58页
        4.2.2 湖相白云岩岩石成分和结构特征第58-60页
    4.3 储集层物性特征第60-64页
        4.3.1 储层孔隙度特征第60-61页
        4.3.2 储层渗透率特征第61-63页
        4.3.3 储层孔渗关系特征第63-64页
    4.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64-71页
        4.4.1 储层孔隙类型第64-66页
        4.4.2 储层孔隙结构第66-69页
        4.4.3 储层储集空间的控制因素第69-71页
    4.5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第71-73页
        4.5.1 裂缝发育特征第71-73页
        4.5.2 裂缝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73页
    4.6 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第73-76页
第5章 源储空间配置关系第76-89页
    5.1 油源对比确定源储关系第76-80页
    5.2 源储关系与原油特征第80-85页
    5.3 有效烃源岩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第85-87页
    5.4 不同源储关系组合中油气成藏模式第87-89页
第6章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白垩系致密储集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南哈Marsel探区遥感数据处理与地质信息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