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1.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历程 | 第16页 |
2.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3.昆虫肠道微生物 | 第18-19页 |
4.家蚕肠道微生物 | 第19-23页 |
4.1 结构与组成 | 第19页 |
4.2 品种的影响 | 第19-20页 |
4.3 性别及发育时期的影响 | 第20页 |
4.4 饲料的影响 | 第20-21页 |
4.5 环境的影响 | 第21页 |
4.6 肠道微生物与病毒、免疫、疾病的发生 | 第21-22页 |
4.7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 第22-23页 |
5.家蚕肠道微生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3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2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2.1 Bm CPV感染对家蚕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3页 |
2.2 Bm BDV感染对家蚕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3页 |
2.3 高温处理对家蚕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3页 |
2.4 家蚕与野蚕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 | 第33-34页 |
3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三章 Bm CPV感染对家蚕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5-58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1.1 肠道内容物的收集 | 第36-37页 |
1.2 DNA抽提,扩增,纯化及测序 | 第37页 |
1.3 测序序列分析 | 第37-38页 |
1.4 样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2.1 焦磷酸测序数据的分析 | 第38-40页 |
2.2 健康家蚕肠道菌群结构 | 第40-41页 |
2.3 健康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 第41-43页 |
2.4 健康雌蚕和雄蚕肠道菌群的差异 | 第43-44页 |
2.5 感染Bm CPV后家蚕肠道菌群的变化 | 第44-45页 |
2.6 健康家蚕和感染Bm CPV家蚕肠道菌群结构的相似性分析 | 第45-47页 |
2.7 优势菌属进化分析 | 第47-49页 |
2.8 优势菌属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49页 |
3 讨论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第四章 Bm BDV感染对家蚕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58-86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1.1 材料和主要试剂 | 第59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59-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80页 |
2.1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数据分析 | 第62-66页 |
2.2 不同发育阶段家蚕肠道细菌种群的结构分析 | 第66-68页 |
2.3 感染Bm BDV家蚕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 第68-73页 |
2.4 健康家蚕及感染Bm BDV家蚕肠道优势菌群进化分析 | 第73-76页 |
2.5 家蚕肠道细菌的互作 | 第76-77页 |
2.6 免疫信号通路关键基因、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与肠道微生物种群的关系 | 第77-80页 |
4 讨论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第五章 短时间高温处理后对家蚕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86-111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8-89页 |
1.1 材料和主要试剂 | 第88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88-8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9-104页 |
2.1 健康家蚕肠道菌群结构 | 第89页 |
2.2 短时间高温处理对家蚕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89-95页 |
2.3 健康家蚕和高温处理的家蚕肠道菌群结构的相似性分析 | 第95-98页 |
2.4 短暂高温处理家蚕后肠道菌群进化分析 | 第98-99页 |
2.5 家蚕肠道细菌的互作 | 第99-100页 |
2.6 家蚕免疫通路、Hippo通路、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与肠道细菌种群的关系 | 第100-104页 |
3 讨论 | 第104-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第六章 家蚕与野桑蚕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分析 | 第111-121页 |
引言 | 第111-11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2页 |
1.1 材料 | 第11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1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7页 |
2.1 家蚕肠道菌群结构 | 第112页 |
2.2 野桑蚕肠道菌群结构及与家蚕的区别 | 第112-116页 |
2.3 野桑蚕肠道细菌的聚类分析及与家蚕的比较 | 第116-117页 |
3 讨论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总讨论 | 第121-123页 |
1 不同季节饲养家蚕肠道细菌的结构存在差异 | 第121页 |
2 不同因素对家蚕肠道细菌的影响存在差异 | 第121-122页 |
3 肠道细菌之间互作与肠道基因表达关系 | 第122-123页 |
结论 | 第123-124页 |
1 已取得的成果 | 第123页 |
2 有待进行的研究 | 第123-124页 |
附录一 论文中荧光定量数据 | 第124-126页 |
附录二 原始数据登录号 | 第126-127页 |
附录三 缩略词 | 第127-12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