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柴胡的研究概况 | 第12-20页 |
| 第一节 柴胡的生物学研究 | 第12-15页 |
| 1 柴胡原植物 | 第12页 |
| 2 柴胡的生长发育规律 | 第12-13页 |
| 3 柴胡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 第13-14页 |
| ·柴胡根的形态结构 | 第13页 |
| ·柴胡茎的形态结构 | 第13-14页 |
| ·柴胡叶的形态结构 | 第14页 |
| 4 生殖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 第14页 |
| ·柴胡花的形态结构 | 第14页 |
| ·柴胡果实的形态结构 | 第14页 |
| ·柴胡花粉的形态结构 | 第14页 |
| 5 柴胡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4-15页 |
| ·柴胡的细胞学分析 | 第14-15页 |
| ·指纹图谱 | 第15页 |
| 第二节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 第15-19页 |
| 1 柴胡的化学成分 | 第15-17页 |
| ·柴胡皂苷 | 第15-16页 |
| ·挥发油 | 第16页 |
| ·黄酮类 | 第16-17页 |
| ·多糖 | 第17页 |
| 2 柴胡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 第17-19页 |
| ·抗炎作用 | 第17页 |
| ·免疫作用 | 第17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7-18页 |
| ·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 第18页 |
| ·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第18页 |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18-19页 |
| ·解热作用 | 第18页 |
| ·镇痛作用 | 第18页 |
| ·镇静作用 | 第18-19页 |
| ·镇咳作用 | 第19页 |
| 第三节 狭叶柴胡植物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页 |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第20页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 1 石蜡切片法 | 第20页 |
| 2 植物组织化学方法 | 第20页 |
| 3 薄切片法 | 第20-25页 |
| ·醋酸铅沉淀法 | 第20-21页 |
| ·半薄切片 | 第20-21页 |
| ·超薄切片 | 第21页 |
| ·胶体金免疫定位法 | 第21-25页 |
| ·柴胡皂苷d胶体金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1-23页 |
| ·处理材料 | 第23-24页 |
| ·免疫染色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5-34页 |
| 第一节 狭叶柴胡各营养器官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第25-30页 |
| 1 狭叶柴胡根的发育及结构 | 第25-27页 |
| ·根的外部形态 | 第25页 |
| ·狭叶柴胡根尖结构及其组织分化 | 第25页 |
| ·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 第25-26页 |
|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 第26-27页 |
| ·多年生根的结构 | 第27页 |
| 2 狭叶柴胡茎的发育及结构 | 第27-29页 |
| ·狭叶柴胡茎外部形态 | 第27页 |
| ·茎尖及其组织分化 | 第27-28页 |
|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 第28页 |
|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 第28-29页 |
| 3 狭叶柴胡叶的发育及结构 | 第29-30页 |
| ·狭叶柴胡叶外部形态 | 第29页 |
| ·叶的发育和结构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狭叶柴胡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的组织化学及细胞化学定位 | 第30-34页 |
| 1 狭叶柴胡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 | 第30-31页 |
| 2 狭叶柴胡根经醋酸铅处理后其中柴胡皂苷的分布 | 第31-32页 |
| ·根尖中柴胡皂苷的细胞化学定位 | 第31页 |
| ·初生结构中柴胡皂苷的细胞化学定位 | 第31-32页 |
| ·次生结构中柴胡皂苷的细胞化学定位 | 第32页 |
| 3 狭叶柴胡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d的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 | 第32-34页 |
| ·根中柴胡皂苷d定位 | 第32-33页 |
| ·茎中柴胡皂苷d定位 | 第33页 |
| ·叶中柴胡皂苷d定位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4-39页 |
| 1 狭叶柴胡营养器官的解剖研究 | 第34-35页 |
| ·狭叶柴胡根的发育规律 | 第34页 |
| ·狭叶柴胡与北柴胡根的解剖学特征比较 | 第34-35页 |
| ·根结构特点与环境的相关性 | 第35页 |
| ·狭叶柴胡的茎叶与北柴胡的区别 | 第35页 |
| 2 狭叶柴胡根茎叶中三萜皂苷的积累部位 | 第35-36页 |
| 3 利用醋酸铅沉淀法对狭叶柴胡根茎叶中柴胡皂苷分布的研究 | 第36-37页 |
| 4 狭叶柴胡根茎叶中柴胡皂苷d的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 图版说明 | 第44-63页 |
| Explanation of plates | 第47-51页 |
| 图版Ⅰ | 第51-52页 |
| 图版Ⅱ | 第52-53页 |
| 图版Ⅲ | 第53-54页 |
| 图版Ⅳ | 第54-55页 |
| 图版Ⅴ | 第55-56页 |
| 图版Ⅵ | 第56-57页 |
| 图版Ⅶ | 第57-58页 |
| 图版Ⅷ | 第58-59页 |
| 图版Ⅸ | 第59-60页 |
| 图版Ⅹ | 第60-61页 |
| 图版Ⅺ | 第61-62页 |
| 图版Ⅻ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