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第三章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研究 | 第19-23页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9-20页 |
·时代背景 | 第19页 |
·思想背景 | 第19-20页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题和内涵 | 第20-22页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题 | 第20-21页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内涵---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21-22页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当前形势的界定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基于我国居民货币需求动机的流动性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9页 |
·我国居民货币需求动机分析 | 第23-26页 |
·我国居民的交易性货币需求 | 第23-24页 |
·我国居民的预防性货币需求 | 第24页 |
·我国居民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 第24-26页 |
·流动性的货币经济学含义 | 第26-27页 |
·流动性过剩的货币经济学含义 | 第27-29页 |
第五章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经济效应 | 第29-36页 |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 第29-34页 |
·房地产资产价格上扬 | 第29-30页 |
·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 | 第30-31页 |
·M_2与M_1持续背离 | 第31-32页 |
·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 | 第32-33页 |
·银行存贷差额持续扩张 | 第33-34页 |
·流动性过剩的经济效应 | 第34-36页 |
第六章 我国流动性过剩测度的实证研究 | 第36-47页 |
·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建模分析 | 第36-43页 |
·模型设定、数据选择及处理 | 第36-37页 |
·协整分析 | 第37-43页 |
·误差修正分析 | 第43页 |
·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情况实证判断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七章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 第47-52页 |
·国际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流动性过剩 | 第47页 |
·外资投入规模的扩大以及渠道的转变 | 第47-48页 |
·外汇储备的被迫式增加 | 第48页 |
·国内因素分析 | 第48-52页 |
·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式 | 第48-50页 |
·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行为 | 第50页 |
·居民资产组合结构的调整 | 第50-52页 |
第八章 化解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 | 第52-58页 |
·开源节流以控制流动性 | 第52-54页 |
·加大人民币对外投资力度 | 第52页 |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 第52-53页 |
·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 | 第53-54页 |
·固本吸纳来消化流动性 | 第54-58页 |
·优化区域间资金配置 | 第54页 |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 第54-56页 |
·促进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 | 第56-57页 |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