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内外压缩机研发 | 第13页 |
1.2.2 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 | 第13-15页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本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1 本课题的来源 | 第15页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总体设计 | 第17-2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运动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20页 |
2.3.1 总体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2.3.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的热力计算 | 第21-27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确定相关设计参数 | 第21-22页 |
3.3 初步确定进、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 | 第22页 |
3.4 确定进、排气系数 | 第22-23页 |
3.5 确定气缸行程容积 | 第23页 |
3.6 修正进排气压力 | 第23-24页 |
3.7 计算活塞力 | 第24-25页 |
3.8 计算功率 | 第25-26页 |
3.9 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主要零部件设计 | 第27-45页 |
4.1 引言 | 第27页 |
4.2 活塞组件 | 第27-34页 |
4.2.1 活塞 | 第27-29页 |
4.2.2 活塞环 | 第29-31页 |
4.2.3 刮油环 | 第31-32页 |
4.2.4 活塞销 | 第32-34页 |
4.3 气缸组件 | 第34-38页 |
4.3.1 气缸 | 第34-37页 |
4.3.1.1 结构形式及选材 | 第34-35页 |
4.3.1.2 气缸结构尺寸 | 第35-37页 |
4.3.2 气阀 | 第37页 |
4.3.3 其他主要零件 | 第37-38页 |
4.4 主传动系统设计 | 第38-43页 |
4.4.1 连杆 | 第39-42页 |
4.4.1.1 结构与材料 | 第39-40页 |
4.4.1.2 主要结构尺寸 | 第40-42页 |
4.4.2 曲轴 | 第42-43页 |
4.4.2.1 结构与材料 | 第42页 |
4.4.2.2 主要结构尺寸 | 第42-43页 |
4.5 曲轴箱 | 第43-44页 |
4.6 其他零部件 | 第44页 |
4.7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强度校核及整机装配 | 第45-57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主连杆结构强度校核 | 第45-49页 |
5.2.1 最大活塞力 | 第45页 |
5.2.2 主连杆小头衬套的计算 | 第45页 |
5.2.3 主连杆杆体的强度校核 | 第45-47页 |
5.2.4 主连杆大头的强度校核 | 第47-48页 |
5.2.5 连杆小头的强度校核 | 第48-49页 |
5.3 曲轴结构强度校核 | 第49-54页 |
5.3.1 截面应力分析 | 第49-50页 |
5.3.2 静强度计算 | 第50-53页 |
5.3.3 疲劳强度计算 | 第53页 |
5.3.4 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最终计算结果 | 第53-54页 |
5.4 整机结构及装配 | 第54-56页 |
5.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动力学分析 | 第57-67页 |
6.1 引言 | 第57页 |
6.2 动力学仿真的理论基础 | 第57-59页 |
6.2.1 动力学方程 | 第57页 |
6.2.2 活塞力 | 第57-58页 |
6.2.3 轴承反力 | 第58-59页 |
6.3 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6.4 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动力学建模 | 第60-63页 |
6.4.1 UG NX中建立三维建模 | 第60-61页 |
6.4.2 ADAMS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61-63页 |
6.4.2.1 虚拟样机装配 | 第61页 |
6.4.2.2 创建约束 | 第61-62页 |
6.4.2.3 创建驱动 | 第62页 |
6.4.2.4 施加载荷 | 第62-63页 |
6.5 动力学仿真结果 | 第63-64页 |
6.6 W型压缩机仿真模型及求解结果 | 第64-66页 |
6.7 结论 | 第66-67页 |
第七章 三星型活塞式压缩机曲轴配重优化 | 第67-73页 |
7.1 引言 | 第67页 |
7.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7.2.1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67-69页 |
7.2.2 ADAMS优化模型 | 第69页 |
7.3 优化过程及计算结果 | 第69-70页 |
7.4 最优解仿真结果 | 第70-72页 |
7.5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8.1 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73-74页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74页 |
8.3 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