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C5酯类燃烧特性与燃烧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2 生物柴油和醇类混合燃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废气再循环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实验系统与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2.1 实验系统介绍 | 第20-22页 |
2.1.1 燃料供给系统 | 第20-21页 |
2.1.2 对冲扩散火焰平台 | 第21-22页 |
2.1.3 采样分析系统 | 第22页 |
2.2 化学动力学软件及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2.1 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的简单介绍 | 第22-23页 |
2.2.2 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废气再循环对同分异构燃料丁酸甲酯和丙酸乙酯燃烧的影响 | 第24-57页 |
3.1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的设定 | 第24-25页 |
3.2 添加CO_2对丁酸甲酯和丙酸乙酯燃烧的影响 | 第25-43页 |
3.2.1 火焰温度 | 第25-26页 |
3.2.2 主要产物 | 第26-36页 |
3.2.3 重要中间产物及潜在污染物 | 第36-43页 |
3.3 添加H_2O对丁酸甲酯和丙酸乙酯燃烧的影响 | 第43-55页 |
3.3.1 火焰温度 | 第43-44页 |
3.3.2 主要产物 | 第44-48页 |
3.3.3 重要中间产物及潜在污染物 | 第48-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添加乙醇对丁酸甲酯和丙酸乙酯预混燃烧的影响 | 第57-75页 |
4.1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的设定 | 第57页 |
4.2 同分异构体燃料加入乙醇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 第57-74页 |
4.2.1 火焰温度分布 | 第57-58页 |
4.2.2 主要产物的浓度分布 | 第58-64页 |
4.2.3 自由基的浓度分布 | 第64-66页 |
4.2.4 中间产物的浓度分布 | 第66-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丁酸甲酯和丙酸乙酯中添加正丁醇的燃烧实验 | 第75-88页 |
5.1 实验工况 | 第75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87页 |
5.2.1 主要燃烧产物 | 第75-79页 |
5.2.2 碳氢中间产物 | 第79-86页 |
5.2.3 含氧中间产物 | 第86-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