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并联审批模式运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一般理论第17-3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21页
        2.1.1 行政审批第17-18页
        2.1.2 并联审批模式第18-21页
    2.2 并联审批模式的特点与优点第21-23页
        2.2.1 并联审批模式的特点第21-22页
        2.2.2 并联审批模式的优点第22-23页
    2.3 影响并联审批模式运行的因素第23-24页
        2.3.1 组织结构第23页
        2.3.2 业务流程第23-24页
        2.3.3 信息共享第24页
        2.3.4 组织文化第24页
    2.4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并联审批模式第24-28页
        2.4.1 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新契机第25-26页
        2.4.2 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新要求第26-28页
    2.5 理论依据第28-31页
        2.5.1 整体政府理论第28页
        2.5.2 无缝隙政府理论第28-29页
        2.5.3 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第29-31页
第3章 我国并联审批模式运行的现状分析第31-39页
    3.1 我国并联审批模式的产生发展第31-33页
        3.1.1 并联审批模式萌芽阶段第31页
        3.1.2 并联审批模式开始试行阶段第31-32页
        3.1.3 并联审批模式逐步发展阶段第32页
        3.1.4 并联审批模式走向成熟阶段第32-33页
    3.2 并联审批模式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6页
        3.2.1 组织结构有待改进第33-34页
        3.2.2 互为前置的现象依然存在第34页
        3.2.3 信息共建共享难以实现第34-35页
        3.2.4 消极抵触现象严重第35-36页
    3.3 并联审批模式运行不畅的原因分析第36-39页
        3.3.1 部门之间尚存柏林墙第36页
        3.3.2 审批流程仍有缝隙第36-37页
        3.3.3 参与部门数量有限第37页
        3.3.4 信息技术有待优化第37页
        3.3.5 审批监管体系不健全第37-38页
        3.3.6 法律保障制度滞后第38-39页
第4章 优化并联审批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第39-46页
    4.1 加强改革的统一领导和规划第39-40页
        4.1.1 明确并联审批领导机构第39-40页
        4.1.2 重视并联审批模式的统一规划第40页
    4.2 变革组织结构克服管理碎片化现象第40-41页
    4.3 再造审批流程打造无缝隙审批第41-42页
        4.3.1 科学制定审批流程第42页
        4.3.2 解决审批前置难题第42页
    4.4 加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第42-43页
    4.5 塑造合作型的组织文化第43-44页
    4.6 建立审批全过程监管机制第44页
    4.7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44-46页
结论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公开视域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以江西政务微博为例
下一篇:基于注意力配置视角下的政府议程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