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3.1 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8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第20-26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2.1.1 财政分权 | 第20页 |
| 2.1.2 科技投入 | 第20-21页 |
| 2.1.3 政府科技投入 | 第21页 |
| 2.2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 第21-22页 |
| 2.3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 2.3.1 内生增长理论 | 第22页 |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 2.3.3 公共产品论视角下的财政科技投入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科技投入现状 | 第26-34页 |
| 3.1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分析 | 第26-30页 |
| 3.2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 3.3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空间分析 | 第32-3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指标设计及数据说明 | 第34-40页 |
| 4.1 指标设计 | 第34-38页 |
| 4.1.1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指标 | 第34页 |
| 4.1.2 财政分权指标 | 第34-37页 |
| 4.1.3 控制变量选择 | 第37-38页 |
| 4.2 数据说明 | 第38-3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40-49页 |
| 5.1 模型介绍 | 第40-41页 |
| 5.2 模型设定与选择 | 第41-44页 |
| 5.3 实证模型回归结果 | 第44-4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9-53页 |
| 6.1 结论 | 第49-51页 |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