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顾颉刚《诗经》研究新探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顾颉刚的《诗经》地理观第11-26页
    第一节 顾颉刚对前人成果的承继第11-17页
        一、顾颉刚对前人地理学著作的承继第12-15页
        二、顾颉刚对《诗经》地理学著作的关注第15-17页
    第二节 顾颉刚关于《诗经》地理的一家之见第17-26页
        一、对《诗经》中“周南”“召南”认知第17-18页
        二、对《诗经》中“焦”“获”的认知第18-20页
        三、对《诗经》中“邶”“鄘”“卫”的认知第20-22页
        四、对《诗经》其他地理信息的认知第22-26页
第二章 顾颉刚的《诗经》民俗观第26-44页
    第一节《诗经》与民歌第26-32页
        一、徒歌与乐歌的区别第27-29页
        二、《诗经》所录全为乐歌第29-31页
        三、风雅颂之别第31-32页
    第二节《诗经》中的婚姻第32-41页
        一、《诗经》中的婚恋观第32-35页
        二、《诗经》中的娶亲第35-41页
    第三节《诗经》中的风俗第41-44页
        一、赏祖戮社第41-42页
        二、地域文化与《诗经》乐调的产生第42-44页
第三章 顾颉刚对《诗序》及《诗经》相关问题的阐释第44-62页
    第一节《诗序》的阐释第44-46页
        一、美刺无度第44-45页
        二、后妃与自相矛盾第45-46页
    第二节 相关篇章的阐释第46-54页
        一、关于一些名词的解释第46-50页
        二、关于东迁诗篇的论证第50-54页
    第三节 对《诗经》分类与来源的研究第54-56页
        一、《诗经》分类第54页
        二、《诗经》的来源与曲解第54-55页
        三、《诗经》的幸运与厄运第55-56页
    第四节 诗史互证第56-62页
        一、前人的“诗史互证”观第56-58页
        二、顾颉刚的“诗史互证”第58-62页
第四章 顾颉刚《诗经》研究得失第62-67页
    第一节 顾颉刚《诗经》研究贡献第62-65页
        一、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第62-63页
        二、具体的顾颉刚《诗经》研究成果第63-65页
    第二节 顾颉刚《诗经》研究的不足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阜碑刻视域下的清代文化选择
下一篇:《歧路灯》的现实主义及家庭教育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