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网格化无线电定位原理概述 | 第14-24页 |
2.1 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网网格划分及站点分布 | 第14-15页 |
2.2 影响无线电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 第15-17页 |
2.2.1 多径传播 | 第15-16页 |
2.2.2 非视距传播 | 第16页 |
2.2.3 其他误差来源 | 第16-17页 |
2.3 无线电定位的基本原理 | 第17-21页 |
2.3.1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原理 | 第17页 |
2.3.2 基于到达角度的定位原理 | 第17-18页 |
2.3.3 基于到达时间定位原理 | 第18-19页 |
2.3.4 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定位原理 | 第19-21页 |
2.3.5 混合定位原理 | 第21页 |
2.4 无线电定位信道模型 | 第21-22页 |
2.5 无线电定位性能评价标准 | 第22-23页 |
2.5.1 定位精度 | 第22-23页 |
2.5.2 定位时间与定位复杂度 | 第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TDOA定位算法性能指标分析 | 第24-40页 |
3.1 TDOA定位技术在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网中的优势 | 第24-25页 |
3.2 TDOA定位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3.2.1 最小二乘(LS)表示 | 第25-26页 |
3.2.2 双曲线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3.3 TDOA定位算法的三种典型定位算法 | 第27-31页 |
3.3.1 Fang算法 | 第27-29页 |
3.3.2 Chan算法 | 第29-30页 |
3.3.3 Taylor级数展开算法 | 第30-31页 |
3.4 三种典型定位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31-38页 |
3.4.1 高斯环境中的性能比较 | 第32-35页 |
3.4.2 COST259信道环境下的性能比较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TDOA定位技术 | 第40-56页 |
4.1 遗传算法原理概述 | 第40-45页 |
4.1.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4.1.2 遗传算法的优点 | 第41-42页 |
4.1.3 遗传算法基本流程和步骤 | 第42-45页 |
4.2 利用遗传算法改进的TDOA定位 | 第45-50页 |
4.2.1 基于遗传算法的TDOA定位原理概述 | 第45-46页 |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TDOA定位模型 | 第46-48页 |
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TDOA定位实现 | 第48-50页 |
4.3 算法性能仿真比较 | 第50-55页 |
4.3.1 高斯环境中的性能比较 | 第50-52页 |
4.3.2 COST259信道环境中的性能比较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