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缩机、压气机论文

基于表面和内部损伤的压缩机叶片疲劳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疲劳强度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疲劳寿命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2 针对FV520B-I的超声疲劳实验以及有限元分析第15-30页
    2.1 超声疲劳实验第15-21页
        2.1.1 超声疲劳实验设备及原理第15-17页
        2.1.2 实验结果第17-21页
    2.2 超声疲劳实验断口分析第21-26页
    2.3 叶片有限元分析第26-29页
        2.3.1 叶片存在疲劳裂纹情况的应力分析第26-28页
        2.3.2 叶片应力幅值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应力状态以及尺寸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30-40页
    3.1 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第30-32页
    3.2 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32-34页
    3.3 平均应力以及应力比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34-38页
        3.3.1 极限应力曲线第34-36页
        3.3.2 应力比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36-38页
    3.4 尺寸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表面损伤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第40-49页
    4.1 材料处理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40-41页
    4.2 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41-44页
        4.2.1 表面粗糙度影响疲劳强度的机制第41-42页
        4.2.2 不同加工方法对表面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第42-44页
    4.3 考虑表面粗糙度的疲劳强度及寿命模型第44-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内部损伤影响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第49-61页
    5.1 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以及分布的影响第49-51页
    5.2 夹杂物与疲劳强度的关系第51-56页
        5.2.1 超高周疲劳中GBF区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52-54页
        5.2.2 氢元素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54-56页
    5.3 疲劳强度模型及超高周疲劳寿命预测第56-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轮口环间隙对核主泵性能及水动力特性影响
下一篇:离心压缩机叶轮全寿命疲劳分析与安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