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嵌入式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应对复杂信息环境挑战的需要 | 第7页 |
1.1.2 嵌入式知识服务符合学科服务深化的需要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外关于图书馆嵌入式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8页 |
1.2.2 国内关于图书馆嵌入式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的概述 | 第13-17页 |
2.1 图书馆嵌入式与知识服务相关理论 | 第13页 |
2.1.1 嵌入式理论 | 第13页 |
2.1.2 知识服务相关理论 | 第13页 |
2.2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的内容 | 第13-17页 |
2.2.1 嵌入教学的知识服务 | 第13-14页 |
2.2.2 嵌入科学研究的知识服务 | 第14-17页 |
3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分析 | 第17-24页 |
3.1 构建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3.1.1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3.1.2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 第18页 |
3.2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环境分析 | 第18-19页 |
3.2.1 当代信息环境的特点 | 第18-19页 |
3.2.2 用户信息环境与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关系 | 第19页 |
3.3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用户分析 | 第19-24页 |
3.3.1 用户特征分析 | 第19-21页 |
3.3.2 用户信息需要分析 | 第21-22页 |
3.3.3 用户信息行为分析 | 第22页 |
3.3.4 用户对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要求 | 第22-24页 |
4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嵌入方式 | 第24-29页 |
4.1 物理空间嵌入 | 第24-25页 |
4.1.1 馆内服务空间的再造 | 第24页 |
4.1.2 馆外服务空间的拓展 | 第24-25页 |
4.2 虚拟空间嵌入 | 第25-27页 |
4.2.1 嵌入桌面应用 | 第25页 |
4.2.2 嵌入网页浏览器 | 第25-26页 |
4.2.3 嵌入常用网站 | 第26页 |
4.2.4 嵌入移动设备 | 第26-27页 |
4.3 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 | 第27-29页 |
4.3.1 建立用户档案 | 第27-28页 |
4.3.2 进行用户细分 | 第28页 |
4.3.3 针对性营销 | 第28页 |
4.3.4 建立用户忠诚关系营销 | 第28-29页 |
5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 | 第29-37页 |
5.1 创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系 | 第29-30页 |
5.1.1 建立以用户为最重要资源的价值观 | 第29页 |
5.1.2 将用户需求作为首要任务 | 第29-30页 |
5.2 培养用户信任的知识服务团队 | 第30页 |
5.3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实现 | 第30-34页 |
5.3.1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目标 | 第30-32页 |
5.3.2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特点 | 第32-33页 |
5.3.3 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总体架构 | 第33-34页 |
5.4 案例分析—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UCLA) 生物医学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 | 第34-37页 |
5.4.1 特色分析 | 第34-35页 |
5.4.2 不足分析及改进策略 | 第35-37页 |
6 结语与展望 | 第37-38页 |
6.1 结语 | 第37页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37-38页 |
6.2.1 整合资源,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 第37页 |
6.2.2 注重项目评估,形成长效机制 | 第37页 |
6.2.3 提供全程式嵌入式知识服务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