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 关于康德宗教哲学中信仰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关于康德宗教哲学的内容及其影响与意义的研究 | 第13-14页 |
3. 关于康德宗教哲学专著——《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的解读与研究 | 第14-15页 |
4. 立足康德宗教哲学中上帝论题的系统化研究 | 第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一、康德对传统上帝观的批判 | 第18-28页 |
(一) 康德上帝观从前批判时期向批判时期的转变 | 第18-21页 |
(二) 康德对有神论上帝观的批判 | 第21-28页 |
1. 对传统神学上帝观念的批判 | 第21-23页 |
2. 对传统上帝存在证明方式的批判 | 第23-28页 |
二、康德对道德性上帝的建构 | 第28-40页 |
(一) 《实践理性批判》:重建理性上帝的道德基础 | 第28-32页 |
1. 德性的“二律背反” | 第28-29页 |
2. “至善”理想的必要前提——上帝公设 | 第29-31页 |
3. 康德在上帝宗教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 | 第31-32页 |
(二) 《判断力批判》:对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 | 第32-35页 |
1. 自然神学向道德神学的过渡 | 第33-34页 |
2. 对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 | 第34-35页 |
(三)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理性限度内向道德神学的进展 | 第35-37页 |
(四) 对康德上帝观内在人学旨趣的揭示 | 第37-40页 |
三、康德上帝观的评价与启示 | 第40-45页 |
(一) 道德理想的树立 | 第40-43页 |
(二) 道德敬畏感的培养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