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0-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1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第17-18页 |
2.2 伦理学要求 | 第18页 |
2.3 资料及标本收集 | 第18页 |
2.4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8-20页 |
2.4.1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2.4.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2.5.1 常规脱落细胞学涂片 | 第20页 |
2.5.2 胸水细胞DNA倍体检测(ICM-DNA法) | 第20-22页 |
2.5.3 胸水细胞总RNA提取及测定 | 第22-23页 |
2.5.4 总RNA的逆转录 | 第23-24页 |
2.5.5 qRT-PCR检测miR-21、miR-24相对表达(SYBR Green法) | 第24-25页 |
2.5.6 mi RNAs相对表达水平计算 | 第25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7-35页 |
3.1 研究对象分组及一般资料比较 | 第27-28页 |
3.2 逐步条件logistic回 归分析 | 第28页 |
3.3 良、恶性两组胸水常规脱落细胞学及DNA倍体检测结果及诊断价值 | 第28-29页 |
3.4 胸水中miR-21、miR-24的相对表达情况 | 第29-32页 |
3.4.1 良、恶性两组胸水RNA提取结果 | 第29-30页 |
3.4.2 胸水中miR-21、miR-24及内参U6的扩增曲线及溶解曲线 | 第30-31页 |
3.4.3 miR-21、miR-24在良恶性胸水组的相对表达 | 第31-32页 |
3.5 miR-21、miR-24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 | 第32-33页 |
3.6 DNA倍体联合miR-21、miR-24对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 | 第33-3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5-43页 |
4.1 常规脱落细胞学与DNA倍体检测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 第35-37页 |
4.1.1 常规脱落细胞学结果分析 | 第35页 |
4.1.2 DNA倍体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4.1.3 常规脱落细胞学结合DNA倍体分析检测对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 | 第36-37页 |
4.2 良恶性胸水中miR-21、miR-24的相对表达情况及鉴别诊断价值 | 第37-41页 |
4.2.1 胸水中miRNAs的检测方法 | 第37-38页 |
4.2.2 胸水中miRNAs的检测意义 | 第38-39页 |
4.2.3 胸水中miR-21、miR-24的相对表达及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价值 | 第39-40页 |
4.2.4 胸水中miR-21、miR-24的可能来源 | 第40-41页 |
4.3 DNA倍体分析联合miR-21、miR-24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意义 | 第41-4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图 | 第49-57页 |
综述 | 第57-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