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DTN网络概述 | 第15-16页 |
1.1.1 DTN网络的发展 | 第15页 |
1.1.2 DTN网络的特性 | 第15-16页 |
1.2 DTN网络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 研究现状与主要任务 | 第17页 |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DTN网络的路由机制 | 第19-22页 |
2.1 DTN网络的路由评估指标 | 第19页 |
2.2 DTN网络路由算法分类 | 第19页 |
2.3 DTN网络路由算法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社会属性在DTN网络路由的应用 | 第22-28页 |
3.1 DTN网络节点的社会属性 | 第22页 |
3.2 基于节点社会属性的DTN网络路由算法 | 第22-26页 |
3.2.1 社区性 | 第22-23页 |
3.2.2 中心性 | 第23-25页 |
3.2.3 友好性 | 第25页 |
3.2.4 相似性 | 第25-26页 |
3.2.5 自私性 | 第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基于友好社区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 第28-35页 |
4.1 引言 | 第28页 |
4.2 网络模型 | 第28-29页 |
4.3 基于友好社区的路由算法 | 第29-31页 |
4.3.1 基于友好社区的路由算法 | 第29-30页 |
4.3.2 算法分析 | 第30-31页 |
4.4 性能评价 | 第31-34页 |
4.4.1 FCR、Epidemic、Label和SGBR路由性能 | 第31-32页 |
4.4.2 阈值λ对FCR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