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场景的社交媒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安大合工大京东派福利社群”微信群的个案考察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24页 |
一、关于社交媒体的相关研究 | 第12-19页 |
二、关于场景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三、关于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一章 场景时代的社交媒体 | 第26-49页 |
第一节 场景时代的到来 | 第26-33页 |
一、场景时代的概念 | 第26-29页 |
二、场景时代的特征 | 第29-33页 |
第二节 作为场景的社交媒体 | 第33-36页 |
一、社交媒体的界定 | 第33-34页 |
二、社交媒体可以作为场景的原因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案例的选择与界定 | 第36-49页 |
第二章 场景移动:时空共在感的产生 | 第49-60页 |
第一节 空间交织:虚实空间的融合 | 第49-56页 |
一、身体与“在场”脱离 | 第49-53页 |
二、空间并置:从虚实区隔到虚实融合 | 第53-56页 |
第二节 时间更替:线性到非线性的变化 | 第56-60页 |
一、挣脱线性的束缚 | 第56-57页 |
二、时间共在:从顺应时间到凝固时间 | 第57-60页 |
第三章 实践重复:行为仪式感的培养 | 第60-74页 |
第一节 行为习惯的养成 | 第60-66页 |
一、改变:旧习惯被“破坏” | 第60-61页 |
二、适应:新习惯在养成 | 第61-66页 |
第二节 共享行为的实践 | 第66-70页 |
一、平台:共享场景的搭建 | 第66-68页 |
二、转发:共享行为的实践 | 第68-70页 |
第三节 场景行为的仪式化 | 第70-74页 |
一、共识:“网购共同体”的形成 | 第70-72页 |
二、仪式:集体行为的培养 | 第72-74页 |
第四章 关系中介:角色动态化调整 | 第74-93页 |
第一节 场景中的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 | 第74-78页 |
一、角色扮演:个体角色的消解与重构 | 第74-75页 |
二、身份认同:自我认同与他者确认 | 第75-78页 |
第二节 场景中的角色转换 | 第78-87页 |
一、群主:从快递员到把关人 | 第79-82页 |
二、活跃成员:从超级买手到管理员 | 第82-85页 |
三、沉默成员:从个体到群体成员 | 第85-87页 |
第三节 社群是场景的动力机制 | 第87-93页 |
一、中介:社群维系场景关系 | 第87-88页 |
二、动力:社群调整场景结构 | 第88-93页 |
结语 | 第93-99页 |
第一节 场景时代真的到来了 | 第93-94页 |
第二节 作为场景的社交媒体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 | 第94-97页 |
第三节 对场景应用于商业的一点思考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关于京东派微信群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10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