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1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1.4.1 优势视角 | 第15页 |
| 1.4.2 轻度智能障碍 | 第15-16页 |
| 1.4.3 自立生活能力培养方案 | 第16页 |
| 1.4.4 儿少安置机构 | 第16页 |
| 1.5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 1.5.1 优势视角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 1.5.2 针对“轻度智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 1.5.3 关于“自立生活能力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 1.5.4 相关文献述评 | 第22-23页 |
| 1.6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23-25页 |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 第2章 优势视角介入轻度智能障碍少年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 第25-27页 |
| 2.1 优势视角介入轻度智能障碍少年的合理性 | 第25页 |
| 2.2 优势视角介入轻度智能障碍少年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 第3章 以优势视角介入轻度智能障碍少年的案例分析 | 第27-46页 |
| 3.1 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 3.1.1 服务使用者生命历程 | 第27-28页 |
| 3.1.2 服务使用者生理状况 | 第28页 |
| 3.1.3 服务使用者心理状态 | 第28页 |
| 3.1.4 生活情形 | 第28页 |
| 3.2 接触与建立关系 | 第28-32页 |
| 3.3 优势评估 | 第32-36页 |
| 3.3.1 优势评估的价值理念 | 第32页 |
| 3.3.2 优势评估的功能 | 第32页 |
| 3.3.3 优势评估的过程 | 第32-36页 |
| 3.4 建立目标,制定计划 | 第36-41页 |
| 3.4.1 目标建立过程 | 第36-40页 |
| 3.4.2 制定计划 | 第40-41页 |
| 3.5 持续合作,巩固优势 | 第41-44页 |
| 3.6 结束关系与评估 | 第44-46页 |
| 第4章 研究结论及探讨 | 第46-51页 |
| 4.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 4.1.1 优势视角有助于促进轻度智能障碍少年的正向改变 | 第46-47页 |
| 4.1.2 自立生活方案有助于轻度智能障碍少年提高自立能力 | 第47页 |
| 4.2 问题与反思 | 第47-48页 |
| 4.2.1 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 第47-48页 |
| 4.2.2 被试效应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 | 第48页 |
| 4.2.3 能力是把双刃剑 | 第48页 |
| 4.3 促进自立生活能力方案本土化之建议 | 第48-51页 |
| 4.3.1 加强优势视角下自立方案研究的理论建设 | 第48-49页 |
| 4.3.2 促进轻度智障少年能力提升工作的实务创新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件 1 | 第54-58页 |
| 附件 2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