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LAGP-PEO体系固体复合电解质的研制及其在磷酸铁锂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1页
    1.1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6-18页
    1.2 固体电解质体系的研究概述第18-29页
        1.2.1 无机固体电解质第18-23页
        1.2.2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第23-26页
        1.2.3 固体复合电解质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1.2.4 固体复合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28-29页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9-31页
        1.3.1 选题依据第29-30页
        1.3.2 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表征方法第31-37页
    2.1 实验设计方案第31-32页
        2.1.1 LAGP-PEO-Li X体系固体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第31页
        2.1.2 LAGP-PEO-Li X体系固体复合电解质在LFP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第31-32页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2-33页
    2.3 实验过程第33-34页
        2.3.1 LAGP固体电解质的制备第33页
        2.3.2 固体复合电解质的制备第33-34页
        2.3.3 LFP复合正极的制备第34页
        2.3.4 电池的组装第34页
    2.4 分析及表征方法第34-37页
        2.4.1 物性结构表征第34-35页
        2.4.2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35-37页
第三章 LAGP-PEO-LiX体系固体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第37-65页
    3.1 快离子导体LAGP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第37-39页
        3.1.1 快离子导体LAGP的XRD和SEM分析第37-38页
        3.1.2 快离子导体LAGP的交流阻抗谱第38-39页
    3.2 LAGP-PEO-Li X体系固体复合电解质的性能表征第39-63页
        3.2.1 LAGP与PEO质量比对固体复合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第39-47页
        3.2.2 EO/Li摩尔比对固体复合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第47-53页
        3.2.3 锂盐类别对固体复合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第53-63页
    3.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LAGP在固体复合电解质中的作用机理及锂离子的传导机制第65-72页
    4.1 PEO-LiTFSI/LAGP的界面分析第65-67页
    4.2 LAGP在固体复合电解质中的作用机理分析第67-71页
        4.2.1 LAGP与惰性填料(SiO_2、Al_2O_3)在固体复合电解质中的作用机理第67-69页
        4.2.2 PEO-LiTFSI-X%filler固体复合电解质的等效电路与导电模型第69-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LAGP-PEO-LiX体系固体复合电解质在磷酸铁锂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第72-95页
    5.1 复合正极导电性对LFP全固态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第72-90页
        5.1.1 LFP/PEO-LiTFSI复合正极对LFP全固态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第72-78页
        5.1.2 LFP/LAGP-PEO-LiTFSI(6:4)复合正极对LFP全固态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第78-84页
        5.1.3 LFP/LAGP-PEO-Li TFSI-PVDF复合正极对LFP全固态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第84-90页
    5.2 固体复合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对LFP全固态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第90-93页
        5.2.1 LAGP与PEO质量比对LFP全固态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第90-91页
        5.2.2 锂盐类别对LFP全固态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第91-93页
    5.3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六章 结论第95-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交的用户画像研究
下一篇:无GPS依赖的无人机定位方法及ROS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