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城市营销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2.1 城市营销基础知识 | 第14-15页 |
2.1.1 城市营销概念 | 第14页 |
2.1.2 城市营销构成要素 | 第14-15页 |
2.2 城市营销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2.1 城市营销定位理论 | 第15页 |
2.2.2 城市营销的 4P组合策略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东营城市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7-21页 |
3.1 东营城市营销策略现状 | 第17-20页 |
3.1.1 产品策略现状 | 第17-18页 |
3.1.2 价格策略现状 | 第18页 |
3.1.3 渠道策略现状 | 第18-19页 |
3.1.4 促销策略现状 | 第19-20页 |
3.2 目前东营城市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第4章 东营城市营销环境分析 | 第21-31页 |
4.1 东营城市营销的PEST分析 | 第21-26页 |
4.1.1 东营政治环境分析 | 第21页 |
4.1.2 东营经济环境分析 | 第21-23页 |
4.1.3 东营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 第23-24页 |
4.1.4 东营科技环境分析 | 第24页 |
4.1.5 PEST分析列表 | 第24-26页 |
4.2 东营城市营销的SWOT分析 | 第26-31页 |
4.2.1 优势分析 | 第26-28页 |
4.2.2 劣势分析 | 第28-29页 |
4.2.3 机遇分析 | 第29页 |
4.2.4 威胁分析 | 第29-30页 |
4.2.5 SWOT分析列表 | 第30-31页 |
第5章 东营市目标市场战略选择 | 第31-39页 |
5.1 东营城市营销市场细分 | 第31-36页 |
5.1.1 投资者市场与目标选择 | 第31-32页 |
5.1.2 旅游者市场与目标选择 | 第32-34页 |
5.1.3 居住者市场与目标选择 | 第34-36页 |
5.2 东营城市定位 | 第36-39页 |
5.2.1 东营城市功能定位 | 第36-37页 |
5.2.2 东营城市产业定位 | 第37页 |
5.2.3 东营城市形象定位 | 第37-39页 |
第6章 东营城市营销组合策略 | 第39-46页 |
6.1 东营城市营销产品策略 | 第39-41页 |
6.1.1 发挥国家战略优势,打造投资“洼地” | 第39页 |
6.1.2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建成环渤海地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 第39-40页 |
6.1.3 坚持生态立市,建设生态秀美宜居城市 | 第40-41页 |
6.2 东营城市营销价格策略 | 第41-42页 |
6.2.1 投资者的定价策略 | 第41页 |
6.2.2 旅游者的定价策略 | 第41-42页 |
6.2.3 居民的定价策略 | 第42页 |
6.3 东营城市营销渠道策略 | 第42-44页 |
6.3.1 充分挖掘民间渠道,动员全民参与营销 | 第42-43页 |
6.3.2 乘势而上,利用好会展、节庆、体育赛事等节事营销 | 第43页 |
6.3.3 强化传统媒体渠道,构筑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渠道网络 | 第43-44页 |
6.4 东营城市营销促销策略 | 第44-46页 |
6.4.1 广告促销 | 第44页 |
6.4.2 公共关系促销 | 第44页 |
6.4.3 人员促销 | 第44-46页 |
第7章 东营城市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6-48页 |
7.1 建立城市营销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 | 第46页 |
7.2 城市营销制度建设和资金保障 | 第46页 |
7.3 城市营销绩效评估 | 第46-47页 |
7.4 建立城市营销的危机管理系统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