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大跨度人行悬索桥颤振稳定性与人致振动响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1.1 人行悬索桥概述第13-19页
        1.1.1 悬索桥发展概况第13-16页
        1.1.2 人行悬索桥的特点第16-17页
        1.1.3 人行悬索桥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第17-19页
    1.2 人行悬索桥的主要振动问题第19-23页
        1.2.1 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第19-21页
        1.2.2 桥梁结构风振灾害实例第21-22页
        1.2.3 人行桥的人致振动原理第22页
        1.2.4 桥梁过度人致振动实例第22-23页
    1.3 人行悬索桥振动问题的解决方法第23-26页
        1.3.1 风致振动的控制第23-26页
        1.3.2 人致振动的控制第26页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6-27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变刚度加劲梁空间索面人行悬索桥气弹模型设计第28-48页
    2.1 工程概况第28-30页
    2.2 全桥动力特性分析第30-33页
    2.3 全桥气弹模型的相似准则第33-35页
    2.4 变刚度空间索面气弹模型设计第35-46页
        2.4.1 确定模型缩尺比及缆索系统设计第35-36页
        2.4.2 变刚度加劲梁的设计第36-41页
        2.4.3 桥塔的设计第41-44页
        2.4.4 约束条件的模拟第44-46页
    2.5 模型吊杆铁丝预处理第46页
    2.6 全桥气动弹性模型第46-47页
    2.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颤振稳定性分析第48-68页
    3.1 桥梁颤振分析理论第48-50页
        3.1.1 古典耦合颤振理论第48页
        3.1.2 分离流二维颤振理论第48-50页
        3.1.3 三维颤振分析理论第50页
    3.2 实桥颤振检验风速第50页
    3.3 颤振导数的识别第50-58页
        3.3.1 强迫振动识别法第51-54页
        3.3.2 节段模型强迫振动试验第54页
        3.3.3 颤振导数识别结果第54-58页
    3.4 全桥三维颤振分析第58-62页
        3.4.1 全模态三维颤振频域分析方法第58-60页
        3.4.2 张家界人行桥三维颤振分析第60-62页
    3.5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第62-67页
        3.5.1 模型动力特性检验第62-65页
        3.5.2 均匀流场风洞试验第65-66页
        3.5.3 颤振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6-67页
    3.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人致振动响应与控制研究第68-80页
    4.1 人致振动的舒适度评价第68-70页
    4.2 张家界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分析第70-74页
        4.2.1 人行脚步动荷载的模拟第70-71页
        4.2.2 人致振动响应分析第71-74页
    4.3 TMD对人致振动的控制研究第74-78页
        4.3.1 TMD减振设置方案第74页
        4.3.2 TMD控制效果分析第74-77页
        4.3.3 电涡流TMD的初步参数设计第77-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道局部腐蚀及泄漏监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冻结降温对地铁盾构隧道接缝影响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