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 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 第13-16页 |
| 1.1.1 国产电影类型化文本的发展与创新 | 第13页 |
| 1.1.2 中影集团的主导作用 | 第13-14页 |
| 1.1.3 喜剧类型在中影集团电影生产中的关键地位 | 第14-16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 第16-21页 |
| 1.3.1 关于国产类型电影创作的研究 | 第17-19页 |
| 1.3.2 关于喜剧片的研究 | 第19-21页 |
| 1.3.3 关于中影集团的研究 | 第21页 |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分类 | 第21-26页 |
| 1.4.1 喜剧的定义 | 第21-23页 |
| 1.4.2 中影集团喜剧的分类 | 第23-26页 |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26-28页 |
| 1.5.1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 1.5.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27-28页 |
| 第2章 中影集团的后现代喜剧 | 第28-60页 |
| 2.1 后现代喜剧概述 | 第28-30页 |
| 2.1.1 后现代主义:思潮、特质、方法论与文化内涵 | 第28-29页 |
| 2.1.2 中影集团后现代喜剧的发展过程 | 第29-30页 |
| 2.2 后现代喜剧的人物塑造 | 第30-36页 |
| 2.2.1 典型文本的人物概貌 | 第30-31页 |
| 2.2.2 小人物对权威的消解 | 第31-33页 |
| 2.2.3 群像处理的主次详略 | 第33-36页 |
| 2.3 后现代喜剧的环境设置 | 第36-41页 |
| 2.3.1 社会背景的符号拼贴 | 第36-39页 |
| 2.3.2 生活空间的悬置封闭 | 第39-41页 |
| 2.4 后现代喜剧的叙事特点 | 第41-43页 |
| 2.4.1 游戏化的线性叙事 | 第41-42页 |
| 2.4.2 悲喜感在叙事中得到平衡 | 第42-43页 |
| 2.5 后现代喜剧的主题意旨 | 第43-45页 |
| 2.5.1 典型文本的主题概貌 | 第43-44页 |
| 2.5.2 个体超越与普世性 | 第44-45页 |
| 2.6 后现代喜剧的喜剧手法与视听风格 | 第45-51页 |
| 2.6.1 喜剧情境中的狂欢与窘迫 | 第45-47页 |
| 2.6.2 笑点设置和笑料安排 | 第47-49页 |
| 2.6.3 新颖大胆的风格化影像 | 第49-51页 |
| 2.7 后现代喜剧存在问题与解决建议 | 第51-60页 |
| 2.7.1 让虚幻影像显得真实可感 | 第52-55页 |
| 2.7.2 提升游戏化搞笑的智性价值 | 第55-60页 |
| 第3章 中影集团的黑色幽默喜剧 | 第60-80页 |
| 3.1 黑色幽默喜剧概述 | 第60-62页 |
| 3.2 黑色幽默喜剧的人物塑造 | 第62-67页 |
| 3.2.1 世态中的英雄 | 第63-64页 |
| 3.2.2 被简化的小说角色 | 第64-67页 |
| 3.3 黑色幽默喜剧的叙事特点 | 第67-70页 |
| 3.3.1 历史暗线中的时代背景 | 第68页 |
| 3.3.2 对文学叙事的有限重构 | 第68-70页 |
| 3.4 黑色幽默喜剧的喜剧手法与视听风格 | 第70-75页 |
| 3.4.1 语言中的喜剧性 | 第71-74页 |
| 3.4.2 视听风格 | 第74-75页 |
| 3.5 黑色幽默喜剧存在问题与解决建议 | 第75-80页 |
| 3.5.1 喜剧的残酷本性 | 第75-76页 |
| 3.5.2 将惊惧融于喜乐 | 第76-77页 |
| 3.5.3 提升喜剧的公平性和大众性 | 第77-80页 |
| 第4章 中影集团的情感喜剧 | 第80-95页 |
| 4.1 情感喜剧的内涵观念 | 第80-83页 |
| 4.1.1 青年视角与两性关系 | 第81-82页 |
| 4.1.2 时代感与精贵气质 | 第82页 |
| 4.1.3 热点观照与现实盲区 | 第82-83页 |
| 4.2 情感喜剧的形式手法 | 第83-88页 |
| 4.2.1 情感逻辑的实感与依附取向 | 第84-86页 |
| 4.2.2 动感视听与简明叙事 | 第86-87页 |
| 4.2.3 喜剧手法松散写实 | 第87-88页 |
| 4.3 情感喜剧存在问题与解决建议 | 第88-92页 |
| 4.3.1 模式问题 | 第88-89页 |
| 4.3.2 喜剧手法问题 | 第89-90页 |
| 4.3.3 多类型杂糅的问题 | 第90-92页 |
| 4.4 情感喜剧的两种可能性走向 | 第92-95页 |
| 4.4.1 对冯小刚喜剧的借鉴与改良 | 第92-93页 |
| 4.4.2 情感向情怀的转向 | 第93-95页 |
| 第5章 中影集团的其它潜力类型 | 第95-103页 |
| 5.1 动作喜剧的喜剧手法和动作设计 | 第95-99页 |
| 5.2 战争喜剧、儿童喜剧和家庭伦理喜剧 | 第99-103页 |
| 结语 | 第103-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 参考影片 | 第107-108页 |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