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概述 | 第9-14页 |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 | 第9-10页 |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 第13-14页 |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简介 | 第14-16页 |
·动态独占使用模型 | 第14-15页 |
·开放共享模型 | 第15页 |
·分级访问模型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不带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方式 | 第18-25页 |
·生灭过程简介 | 第18-20页 |
·不带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模型 | 第20-21页 |
·系统的状态分析 | 第21-23页 |
·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先进先出型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方式 | 第25-39页 |
·排队论概述 | 第25-28页 |
·排队系统简介 | 第25-26页 |
·Little公式 | 第26-28页 |
·先进先出型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的系统模型 | 第28-30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有限大时的系统及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容量为有限大的先进先出型排队系统M/M/k/c/FIFO | 第30-32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有限大时的整个模型的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无限大时的系统及性能分析 | 第33-36页 |
·容量为无限大的先进先出型排队系统M/M/k/∞/FIFO | 第33-35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无限大时的整个模型的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有限大和无限大时的性能比较 | 第36-38页 |
·不带缓冲队列和带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方式的性能比较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具有优先权型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方式 | 第39-62页 |
·优先权排队模型概述 | 第39-41页 |
·优先权排队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39页 |
·设定优先权的策略 | 第39-40页 |
·优先权排队模型的分类 | 第40-41页 |
·具有优先权型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方式的系统模型 | 第41-43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有限大时的系统及性能分析 | 第43-50页 |
·容量为有限大的具有优先权型排队模型M/M/k/c/PR | 第43-45页 |
·M/M/k/c/PR排队模型的性能分析 | 第45-48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有限大时的整个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无限大时的系统及性能分析 | 第50-56页 |
·容量为无限大的具有优先权型排队模型M/M/k/∞/PR | 第50-51页 |
·M/M/k/∞/PR排队模型的性能分析 | 第51-54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无限大时的整个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缓冲队列容量为有限大和无限大时的性能比较 | 第56-59页 |
·先进先出型和具有优先权型缓冲队列的动态频谱接入的性能比较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62页 |
·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