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S | 第5-7页 |
前言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概述 | 第17-21页 |
第一节 职务犯罪的概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18-21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的概念 | 第18页 |
二、职务犯罪侦查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构成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监察委员会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 | 第21-29页 |
第一节 我国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概况 | 第21-22页 |
一、我国监察委员会的产生 | 第21页 |
二、我国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问题及不足 | 第22-29页 |
一、纪委、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后的机构设置不利于职务犯罪侦查权行使 | 第23页 |
二、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权独立性未能体现 | 第23页 |
三、监察委员会对职务犯罪侦查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23-24页 |
四、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管理不到位 | 第24页 |
五、职务犯罪侦查人员缺乏专业化 | 第24-25页 |
六、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措施不到位 | 第25-26页 |
七、监察委会员职务犯罪侦查权缺乏真正的监督 | 第26-27页 |
八、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权存在案件衔接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香港廉政公署职务犯罪侦查制度分析 | 第29-37页 |
第一节 香港廉政公署的概况 | 第29-31页 |
一、廉政公署的组织架构 | 第29-30页 |
二、廉政公署运行的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香港廉政公署职务犯罪侦查的工作机制 | 第31-32页 |
一、廉政公署的反贪职能 | 第31-32页 |
二、廉政公署的预防职能 | 第32页 |
三、廉政公署的教育职能 | 第32页 |
第三节 香港廉政公署工作成效显著的原因 | 第32-35页 |
一、超然独立性 | 第33页 |
二、法定权力大 | 第33-34页 |
三、多元监督制衡 | 第34-35页 |
第四节 香港廉政公署对重构我国现有职务犯罪侦查机制的启示 | 第35-37页 |
一、必须建立强势统一反腐败机构 | 第36页 |
二、赋予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较大的、独立的职权 | 第36页 |
三、加强对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监督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监察委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完善 | 第37-53页 |
第一节 监察委员会员会完善之原则 | 第37-39页 |
一、性质定位明确原则 | 第37-38页 |
二、独立性原则 | 第38页 |
三、职务犯罪侦查权统一行使原则 | 第38-39页 |
四、革旧创新原则 | 第39页 |
五、突出主业原则 | 第39页 |
六、自我监督和外界监督相结合原则 | 第39页 |
第二节 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侦查组织完善 | 第39-43页 |
一、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监管 | 第40页 |
二、构建相对独特的国家监察人事制度 | 第40-41页 |
三、构建相对独立的经费保障制度 | 第41页 |
四、正确处理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关系 | 第41-42页 |
五、构建强有力的监察委员会 | 第42页 |
六、实现科学的内部分工,成立职务犯罪侦查部门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监察委员会职务侦查工作机制完善 | 第43-49页 |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初查、侦查的效率和效果 | 第43-44页 |
二、拓展侦查手段,实现侦查手段的多样化 | 第44-46页 |
三、职务犯罪案件管辖之范围 | 第46-47页 |
四、规范强制措施运用 | 第47-48页 |
五、建立完善证人作证制度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完善对监察委职能运行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 第49-53页 |
一、强化内部监督 | 第49-50页 |
二、强化外部监督 | 第50-51页 |
三、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 | 第51-52页 |
四、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